尽管每天不间断参加培训,我的学习并没有太大起色。数学是很美妙的,但弄不懂的东西却越来越多。别人五分钟可以完成的事,我需要想半个小时。与别人一样的做法不可能让我获得成功。
这个培训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我终于明白了自己不可能做出所有的题。
拿着习题集,我将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需要天马行空的灵感才能搞定的,另一部分是通过细致和耐心可以解决的题目。
那些像脑筋急转弯一样的东西我干脆全部放弃掉,少去挑战难题,而专心对付可以掌握的部分。因为这些部分通过重复练习能得到提高。
理论上,数学竞赛要靠聪明才智,但糟糕的是我在自己身上找不到那种东西,只好避开弱点,如无必要不用才能。
潘扬和张继成每天比赛做难题,每每引来惊呼赞叹。我呆在人群外,一直对付逻辑较简单的题目。
这样有用吗?
看着被大家追捧的那两人,我心里也很怀疑自己做法是否已违背了这种智力竞赛的宗旨,但灵感完全不可捉摸,一步步前进是我唯一可以把握的东西。既然考试结果是成功的判定依据,那么为此付出的合理努力都不应该被指责。
培训进行到末段,大量时间我们都用来在教室里自习。教材上的习题大多数都做完了,除了复习以外只能自己找办法提高。
有一类数学题是完整列出某算数式的计算过程,把中途的一些数字擦掉,只显示出计算的结果。我们必须由结果倒推出前面缺失的数字。这种题难度不大,又能锻炼思维,大家就互相给对方出题。
潘扬拿着一张写好题目的纸,舔着脸坐到我的面前。教室里只剩几个人,他不和张继成玩就只能找我了。
我当然是不计前嫌的选择了原谅,也出一道题给他做。
他的计算式答案是2020年,我毫不犹豫的写了个2050,再出题时他的就是3000了。
“3000年有什么用,我们谁都见不到那天!”我吐槽道。
“人要有梦想嘛!”他说,所以他的梦想就是活到3000年。
我正要开始解题,手上的笔没墨了,只好扔掉残骸从笔盒里又拿了一只。
“哇,又见到了,笔用完就扔,你这个大富豪!”潘扬表情很夸张。
我不明所以:“这笔是一次性的啊?”
“乱讲,怎么会有一次性的笔?”
远处的张继成原本在专心做题,这时突然插话。他走过来,仔细看我桌上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