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宦官一切权力的根基都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太监的一切权力,都是依附于皇帝身上,想要宦官的命,建文帝觉得自己想要大动干戈的行为又是多此一举了。
摇摇头,将复杂的思绪挥之脑后,建文帝说道:“宣中书舍人觐见!”
建文帝宣中书舍人觐见为何事?
所为的就是拟旨宣布由景隆二号上任应天府守城大将军,统领那二十万京军。
我们在古装影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皇帝喊一声拟旨,然后便有太监拿出空白的圣旨,然后太监再携带着圣旨去传旨,但在现实中,太监并没有拟旨的权利,传旨也绝对不会由太监去传旨。
正统历史有明以前,拟旨的权利就已经被从皇权中剥离出来,秦汉时期由丞相代替,西汉后期,丞相制度已经被实际取消,改由尚书令代替拟旨和宣旨。
再到隋朝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分化了丞相的权利之后,其基本结构就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而在这个时代的明初,拟旨的权力随着朱元璋对帝国权力的集中,再度回到朱元璋手里。
但洪武年间,朱元璋禁止太监识文断武,自然也就无法让这些文盲书写他的口谕乃至传令,毕竟人家不识字,让人家去宣纸,不是失了皇家颜面?
因此这个拟旨和颁旨的职责,就由外廷的中书舍人来负责。
而这些中书舍人,就相当于后世的国办和具体办事秘书的集合体。
中书舍人所在的大殿,不管什么时候都有舍人在值班,因此太监一来传令之后,几位中书舍人很快就来到了乾清宫面圣。
不过建文帝等得也是够烦的了,紫禁城的占地面积怎么也有一百多万平方米,光靠人两条腿走路,不是瞬息之间就能到达的。
这其中这段时间差,建文帝跟一溜太监,就是大眼瞪小眼。
终于,太监来传,中书舍人到了。
“拟旨……”建文帝一声令下,中书舍人挥笔疾书,之后建文帝接过玉玺,狠狠在中书舍人拟好的圣旨上盖下包含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的印章。
由于景隆二号就在乾清宫御书房里等接旨,传旨的过程就直接简化了,景隆二号接过圣旨,恭敬的叩了几个头,就携着前往大军传旨的中书舍人离开。
大明帝国,紫禁城,乾清宫,御书房。
景隆二号虽已离开,但建文帝还在。
勤奋的建文帝,闲着无聊,便复看起了御案上那厚厚一叠的奏章。
奏章,就是朝廷大臣和掌管全国各地的封疆大吏们上呈给皇帝批阅的书面文件,里面的内容五花八样,像是述职报告、工作报告、弹劾谁以及被谁弹劾后的自辩又或者说本地发生了什么事,找到了什么宝贝,要将什么呈给皇帝之类的数不胜数。
有明一代,奏章又叫奏疏、表疏、奏本、奏札。
清朝后这个供皇帝与封疆大吏交流的传递品的名字就变成了奏折,只不过不管名称如何变化,它都是一样的代表着皇权通行全国的产物。
建文帝审了好几本奏章,发现里面的内容都好鸡儿扯淡,没有一点儿正事。
你看看,十本奏章里面有八本的内容是在给建文帝请安,另外两本一本说今天没有下雨,一本说昨天下雨了,今天天晴了。
这不是玩呢,十本奏章里只有两本讲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