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经理越发对自己的提议感兴趣,杨军的情绪给调动起来。
他热情洋溢地说:“您刚说经营面积150平米,目前咱们这个店的摆设是四周柜台,中间空旷,柜台和柜台后边的玻璃橱柜里东西不多。充分利用空间的话,可以采取这种方法。”
“我的设想是,利用一面墙摆柜台和玻璃橱柜,将这些货物全盛进去足够了。其他三面墙和中间空间,我用来做移动通讯的产品销售,我们参照附近店铺租赁价格,在您这边完整租下你的店铺。”
“说到经营,我们自主经营我们的移动电话产品,您派人来销售您厂的产品。”
经理和杨军、小刃站起身,围绕着叫晨光电工电料厂的门市部指指点点走了一圈。
整个店堂方方正正,南北长度稍长一点,不过一两米,店堂唯一的口大门位于西南角,大门右侧并排两个方正窗户。
杨军指点着:“靠北这堵墙放置您的展示玻璃橱柜和柜台产品,一进门就能相当明显看到您的产品,我们销售的产品放在这里。”
杨军张开双手手臂,就地划了大半圆,“我们用一些广告技巧,把需要购买移动通讯的人引导过来就行。”
“不管怎么说,我们各做各的,没有竞争关系,您这家店有这么多老顾客,我们进驻的话,顺便转化为我们的客户很有可能。这样我们合作更有意义。”
经理低头算计着,想了想,抬头看看杨军,欲言又止。
他又想了想,然后说道:“你的提议,我再想想,我们厂几百号人,这个店是相当重要的销售窗口,你也看到了,不是我一人能定下来的。”
“我们厂即便厂长同意,也要和书记商量,厂务办公会最后拍板。国企嘛,程序化的东西挺多。”
“没问题,听您的,希望我们能达成。双赢。”
“嘿,双赢,新名词。”看得出经理挺愉快的,他找来笔纸,记下杨军的手机号和电器公司柜台电话。
果然如经理所说,经过繁缛的各种沟通、各种审批,终于晨光厂这一关通过了。
杨军去了三次位于北京东郊的工厂,一次见厂长,将与经理说的话复述一遍,让厂长明白自己的意图;一次见书记和厂里会计、销售科长、行政科长、办公室主任等;最后一次签署租赁协议。
年租金二十五万元,一次交清,租期8年,每年按照5%的增长率增加租金。作为国有企业,同意场地出租,用于开办电讯商店。
协议的附加条件,对杨军相当苛刻。一是将其中四分之一场地辟为电工电料柜台。二是考虑国有性,原商铺醒目招牌不能撤掉。三是全部续用原来的售货员作为整体商铺员工,原经理负责协调与杨军关系,并继续负责员工管理。
这第三条让杨军为难。杨军已经了解到这个商店职工有13人,其中50岁以的占了三分之一。
一直以来他跟国有企业职工打交道,清楚地知道,很多职工事儿非常多,工作推三挡四,待遇斤斤计较,工作效率不高。他在乳制品厂、畅通公司和泰康电器商场已经领教得够多的了。
但是,他同意了,能够租到黄金位置,是杨军的最大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