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酒曲的问题。酒曲与其说是掌握在官府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官宦手中,也就是说酒曲基本上是被有官方背景的一些家族掌控着。
商家需要只能从他们手中购买,被剥去一层皮倒在其次,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才是主要的。让你酿你才能酿,不让你酿,没有酒曲拿什么酿。这就牵扯到一些核心利益问题了,酒的控制权掌握在那些大家族手中,其他人永远只能在从属地位上。在如此现实下,依高峰的身份地位,想要拿到大量酒曲根本不可能。
而且,在宋朝私自酿酒(就是没有通过合法手段购买酒曲进行的酿造)是违法的,一旦被发现,处罚起来是相当的严厉,高峰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去做违法的事。
既不能违法,又没有大量酒曲酿酒,只能找人在前面顶着了,李奇坤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不说别的,就凭他与县令的关系匪浅就是最好的佐证。
再者说,购酒曲,加工原酒,这些对李奇坤来说根本不算事,从合作的角度来说,高峰也只信任李奇坤一个人,从蜡烛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李奇坤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因利益分配问题来制约高峰。
其次是售卖。酒生产出来了,也卓尔不群,深受喜受,可高峰敢去卖吗?不说他有没有店铺卖,就凭他的资质,一旦酒上了台子,肯定会被其它酒商给生吞活剥了。
在这一点上,李奇坤无疑又是合适的人选,他能顺当的售卖蜡烛足以显示出他的强大和优势,到底还是有底蕴的人!
当然,卖酒也会拉来仇恨,而且这个仇恨的力量比蜡烛要强大的多,但也不是不可回避,只要把价格调准,把售量定好,还是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的。
李奇坤商场征战多年,自然明白各种利害关系,他过早地退居农林也是一种趋利避害、惜身自保的手段。如今高峰把抉择放在面前,他反倒不好下决断了。
既然无法做出决断,那就先把事情搞清楚再说,可不能为了一点小利益而惹祸上身。
“你准备怎么卖?”李奇坤问道。
这句话包含的意思太多了,用后世的话概括起来就是:营销策略是什么?无论是成本、售价、利润,还是销售方式都包括其列。
“成本是普通酒的五倍,定价还没想好。”高峰先扔出一条试探信息。
当然,这个信息中有水份,他把人力和作坊成本都算了进去,而且还忽略了批量生产的成本递减。
“成本有点高,二十倍普通酒的售价如何?”李奇坤皱眉盘算了一会建议道。
按这个提议,售价比成本翻了四倍,正常来说不少了。
“不好。”高峰想都没想就做出了回答。
“太高了吗?”李奇坤对这个答案有些不解,售价是可以定得再低一些,只是那个巧钱就赚不到了。
“不,太低了,这种坛装酒至少要一百吊。”高峰拍了拍手中的坛子,然后伸出一根手根说道。
“一百吊?”李奇坤的大脑又不够用了。
按时下的价格,一般的酒也就几十文一坛,差点的几文都可以买到,好点的上百文,就花香袭人这种等级的最多售到五百文。当然还有更好的,不过那种酒种类极少,一吊、两吊的价位也到头了。最好的当然是贡酒,这种酒大部分要进到宫里去,因其产量少,名气大,卖到十几、二十几两银子还是有可能的,不过,那也是最高价了。
无论怎么说,反正没有一种酒可以卖到一百两一坛,就是它的半价也鲜有卖到。
高峰够狠,张嘴就是一百吊,他这一辈子好像就跟一百吊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