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二章 变故(1 / 2)重生记忆之门首页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alkalk在国内拥有千万级别的用户,虽然目前没有盈利,但是曙光已经隐约可见。冯华秋和他的团队对此充满了信心,更别今年入夏之前拉到了一百万美元的赞助,秋迎来了3000万人民币的投资,刚刚进入十一月,2500万人民币又到账,在未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还有2500万人民币到账,一年之内,还有8000万人民币的投资和同等数目的研发维护经费。他们付出的,仅仅是28的股份。

冯华秋不知道这个年轻人为何如此看好alkalk,不过作为国内互联网的巨头,这个行业内一枝独秀就有一种底气,他相信是alkalk的底气吸引了无数投资者,也包括成立以来的最大投资者,赵铭。

加入alkalk团队的第一件事情,赵铭就提出对国内所有alkalk服务器的改造升级工作,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两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完成,为此赵铭特地和他的工作室团队成员李薇,国内知名律师张近东,个人助理罗志军就是李薇她们保姆的儿子刚刚退伍复员的那个连夜赶赴了深圳。李薇向alkalk管理高层出示了赵铭工作室这12个月的营收。目前收入主要来源是华音的股权分红以及工作室推广费用这一块,其他的就是音乐网站的会员和广告收入。而赵铭的个人爱好则没有列入收入表中,目前这一块只是支出项,相对于庞大的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收入,这个支出完全就是洒洒水了。

国内着名的张近东律师对赵铭工作室收入的有效合法性做了肯定。于是在alkalk的股东会议上,所有股东包括冯华秋在内,都投票支持了这一改造计划,出于安全性和国产化考虑,这也将是未来数年内alkalk团队必须面对的现实,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被国外巨头割羊毛,永远都是国内企业首要考虑的目标之一。为此冯华秋再次分出了5的股份,目前赵铭持有的股份达到了35,成为了事实上alkalk的第二号股东,一号股东是持有51股份的冯华秋。其他股东包括一些投资人在内占14的股份。

在股东会议上,赵铭再次提出了alkalk开发一款迷你版,以适应型设备。联合华音,做一款音乐产品,该产品内置alkalk,通过蓝牙或者连接网络,可以实现在产品之间在局域网以及广域网内互相通讯,这个提议得到了冯华秋的赞同,目前首要的目标,就是开发支持蓝牙的产品,并且顺利的得到华音的支持。

会议结束后,赵铭马不停蹄的飞到沪上,驱车赶往华州。安顿好了张近东和罗志军之后,赵铭单独去了赵永成家。赵永成毕竟年纪大了,但是目前赵戈寒没有接班的可能性,所以他一直强撑着,去年的一场大病,他不是没有考虑过赵铭接班的可能性,不过目前来,还早。

这一是周末,赵永成和平常一样,骑车去了公司,然后把手头要处理好的事情做完,就悠哉悠哉的骑车回到家里。早上接到赵铭电话今中午要来拜访,他早就安排好了妻子中午做一顿大餐在家里准备,听赵铭还带了女朋友回来,他更是高心把藏了十几年的茅台拿了一瓶出来。

赵铭中午1115准时带着李薇准时赴宴。虽然大病一场,赵永成依旧是一副豪迈的性格,大声话大口吃饭,他现在烟酒不沾,饭量倒是出奇的好,赵铭客随主便,也直接略过了喝酒的步骤,一起吃起了饭。赵永成不无遗憾的摸着那瓶80年代的茅台,直接吩咐保姆装起来,等赵铭回去的时候带走。赵铭和李薇连忙感谢。

饭后三人来到了赵永成的书房,这是一间位于整个建筑一层东南角落的房间,冬暖夏凉,赵永成甚至放了一张床在里面。赵铭来过很多次了,李薇则是第一次来,好奇的打量着庞大的书架和各种书籍。

赵永成开口道:“生活在你们这个年代好啊,不愁吃喝不愁没学上,我在初中的时候,就没有学上了,后来恢复高考,我也是咱们华州第一批大学生,那时候没书看,好不容易拿到一本书,我都要翻到烂。”

这时候李薇看到一本明显已经很旧的书,得到赵永成鼓励的目光之后,打开书柜,拿出来一看,是一本56版的唐诗集。赵永成感慨的道:“这本书是父辈留下来的,我们老赵家书香门第,到了我这一辈,基本上没几个念书的了。书是好东西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里可以看到历史,也可以看到未来。”

赵铭觉得赵永成的眼神,似乎穿透了时空,摆脱了束缚,看到了遥远的过去和广阔的未来。

李薇又拿起一本线装版的书,看了起来,赵铭一看,乐了:是康熙字典。

李薇挑了两本并不厚的书,走出了书房。赵铭和赵永成略微寒暄了几句,就进入了正题。

“赵叔,我今来是想和您谈一谈华音的未来。”

赵永成神色不动:“又要和老头子谈18个月的破产期了吗?”

赵铭哈哈一笑:“那是为了鼓励厂里的中层,您是高层,我可不能在您面前班门弄斧,可不敢大话。”

赵永成严肃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吧,又想用什么话打动老头子我。”

赵铭沉吟了下,开口道:“赵叔,我也不一些虚的,您觉得咱们华音的产品,能热销多久,或者,市场会给我们多少时间,来保证对竞争对手的优势?”

赵永成被这一番话问到了。想了一会儿,开口道:“十年前的时候,我在无线电总厂,当时跟着县高官一起出国去了米国,南非考察。我发现一个规律。后来回国以后,我成了三分厂的负责人,我把规律转化为现实,然后有了三厂的崛起。然而崛起之后就是下坡路,回想起来,辉煌的95年,到走下坡的97年,两年不到的时间,就遇到了东南亚金融危机,还真和你的那样,短短的18个月啊。”

到这里,老人一阵唏嘘:“赵铭,你知道是什么规律吗?”

赵铭笑道:“历史有历史的发展规律,自然有自然进化的规律,人类社会有社会曲折前进的规律,对于我来,经济自然是经济发展规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制造型产业,再向研发型企业,最后发展成为行业的规律。”

赵永成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开口道:“你总结的比我深刻。我是失败过的人,你没有我这种痛彻心扉的失败经历,正是你们这一辈的年轻人所欠缺的。”

赵铭点点头,表示赞同。

赵永成开口道:“95年的时候,我去了宝岛考察,回来之后我向总厂建议引进电脑生产流水线,哪怕是做主板,网卡,显卡,都可以。结果总厂认为我好高骛远,否决了我的提议。今我在你身上看到帘年我的影子,实话,我很高兴。不过你想过没有,在咱们这样体制的国家里,如何成为一个行业,以及面对将来的,你有没有考虑过?”

赵铭缓缓的摇摇头,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赵永成继续道:“我是老一辈的企业家,最近一直在学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但是我毕竟老了,我想的更深更远也没有多大用处,华音,还是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扛起来,可是,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太少了。偌大一个华音,我只看到一个人。”

赵铭开口道:“赵叔,你别妄自菲薄,戈寒哥还是有能力的,你可以慢慢培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