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截杀(1 / 2)大唐之我开创了商业帝国首页

长安,李维汉自家府邸。

李家二公子,当日诋毁吴天反被刘微青等人揭穿伪面具,气的当场吐血昏厥。经过几日的修养,气色已经好多了,此刻已经能起身活动了。

他靠在书房里靠椅上看着一封书信,旁边站着一个留着山羊胡的男子,正禀报着什么。

李维汉看完书信,山羊胡也汇报的差不多了,李维汉放下书信淡淡一笑:“我和你们窦头领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合作这么多次都很愉快。这次我相信,收获一定会让你们窦头领满意的。”

山羊胡哈哈笑道:“也多谢李二公子送来的情报,要不然这样一笔大买卖可不容易碰到啊。”

两人相视,默契地哈哈大笑。

李维汉当初为了在家里出头,就四处结交豪杰,一次无意间被窦头领包围,在李维汉巧舌如簧、镇定自若的说辞下竟然成了朋友。

李维汉提供有竞争关系的客商的出城情报,窦头领负责带人提前埋伏打劫,事后收益五五分成。

靠着这笔无本买卖,李维汉这些年可是赚了不少私房钱。这些私房钱又被他用来打点长安官府,各城门、各衙门的官兵,还有去扬州沿途的土匪绿林。

这次,刘微青大批商队出城的消息第一时间就被守门将领派人送给了李维汉,听说箱子里装的都是香烟,更有顺丰镖局大批人马压阵。

李维汉毫不犹豫就想到了找窦头领合伙干一票!

李家二公子表面待人谦和,容貌不俗、谈吐风雅,很容易让人以为他是个翩翩佳公子。

可惜这只是表象,装给人看的。他骨子里是个睚眦必报,为了权利和利益可以不折手段的人。

虽然是嫡出,但排行老二,比大哥小了七岁!

李家不是皇族,但也算世家,嫡长子继承家业的祖宗礼法也是深入人心的。

长孙嘉庆在家排行老二,无缘继承家业,于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白白荒废了一个风流倜傥、聪明伶俐的世家子。

李德奖在家排行老二,无缘继承家业,他倒是从没想过继承家业。但他连自暴自弃的权力都没有。自己早就放弃治疗了,可依旧被彪悍的母亲抢救着。

李维汉对长孙嘉庆和李德奖是发自内心瞧不起的,自认为如果自己有他们的家世和父母的重视,自己早就成就一番事业了。

李维汉从小就是个不服输,事事争先的人。

在家族学堂读书时,一定要是第一名。

和族里的兄弟姐妹玩蹴鞠、打马球,本来是玩乐开心的,他却跟打仗一样重视,有时候为了胜利,不惜技术犯规将堂兄弟撞得头破血流、腿骨折。

他从小就强烈渴望得到父亲和族中长辈的关注和重视,但长他七岁的大哥早就被长辈们当成李家下一任接班人来培养了,父亲也不惜一切代价为大哥铺路,甚至不惜架空和打压自己亲兄弟!

可自认为样样强过大哥的李维汉,无论如何表现都无法得到长辈们多看一眼。

那时候李维汉不过十几岁,大家都把他的所作所为当成是孩子争宠的玩笑罢了,可就白费了李维汉小朋友那么多精心设计的个人秀。

李维汉见到长辈们依旧不买自己的帐,就开始开动脑筋想办法。因为他知道随着年纪的长大,大哥的地位会越发稳固,自己这个家族的天才就只能郁郁而终了。

李维汉开始结交社会上的能人异士,巴结达官显贵,花钱请人吹捧自己。

附近街坊间开始慢慢流传,李家二公子贤良淑德、文武双全的名声。

但还不够。

有个朋友建议他用孝心博得长辈父母的关爱,提升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以后再表现出色一些就事半功倍了。

李维汉回去后翻阅典籍苦思冥想,当看到古圣先贤为双亲煎药、喂药,衣不解带、憔悴非常,最终感动狠心的父亲,最终继承大业,李维汉顿时灵光乍现。

可是那时候父亲去了洛阳,母亲回了娘家,李维汉就把目光对向了自家爷爷。

可是爷爷身体硬朗着呢,没病没灾,如何施展计策?

李维汉等不及爷爷自己生病,您老人家不是没病吗,那就让孙子帮帮您,为了孙子的前程和李家的发展,您就委屈一下吧。

李维汉于是某一天借口去陪伴爷爷,当爷爷困倦回房休息时,李维汉将老人家的被子给掀了口子,老人家成功感染风寒、上吐下泻、卧床不起。

李维汉得到消息时高兴地差点跳起来,终于得到了衣不解带、侍奉祖父的机会。

可是也许是老人家年纪大了,多年不生病、一病要人命,老人家竟然一命呜呼了。

但李维汉在老人家生病期间,不辞辛苦、夙兴夜寐地侍奉,加上他故意成宿不睡觉加吹冷风,最终也成功病倒了。

父亲和母亲接到家里的噩耗,都回长安奔丧,那些各地沾亲带故的亲友也都前来吊唁。

当看到李维汉拖着病体,在灵前憔悴不堪,几次哭昏过去的时候,真的是见者伤心、闻者落泪,所有人都被这个十几岁的孝心孩子给感动的稀里哗啦。

而那时候自家大哥赶巧不巧,爷爷去世前正和几个朋友在青楼鬼混,喝的酩酊大醉,最后被自家二叔带人抬回来的。

一比较之下,李维汉的表现就非常抢眼了。亲友的议论、同族的压力,再加上李维汉高超的演技,父亲将大哥痛扁一顿、在灵前跪了三天。

而李维汉从此顶着一个大孝子的名头,开始受到父亲和长辈的重视,开启了李二少爷的辉煌人生,成为了大家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李维汉已经二十三岁了,两年前得到了和二叔一起打理李家在扬州生意的锻炼机会。

李维汉非常珍惜,事必躬亲,很快就把扬州的账目、人脉、渠道都理清楚了,但他和二叔在这期间的矛盾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