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爷对儿子在学堂的情况一清二楚,知道儿子被二弟家孩子带头孤立了,本来还挺心疼。
一边心疼,一边想看看儿子到底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怀着期待又紧张的心情等了半个月,元老爷觉得心疼儿子的自己简直是个大傻瓜。
因为元老爷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家儿子实在心太大了,根本就不觉得自己被孤立了,甚至觉得没人有事没事打扰自己的小日子过得甚美。
事实上,锦绣觉得看这些小家伙玩儿一眼就看到底的心眼,还挺乐呵。
全当是调剂自己枯燥乏味的生活。
这样美好的日子过了将近两月,这天锦绣旬休在家,闲来无事,和姐姐出绣躲在池塘边儿霍霍姨娘心爱的鱼。
下人来报,说是周文少爷回来了,老爷让锦绣和出绣两人去前院儿陪周文少爷说说话。
两人一听,十分乖巧的跟着下人往前院儿走,半路上,遇到急急忙忙被人扶着出来的兰娘。
三人也没多说,结伴而行。
出绣对周文还有印象,于是小声告诉锦绣:“周文哥哥可好了,每次都送我好多好吃的糖果,可甜了!”
兰娘对出绣每日吃的糖数量有严格管控,丝毫不敢让下人背着她多给女儿一口甜食,生怕女儿因此坏了牙,这年头儿,一口烂牙对一个姑娘来说,实在不亚于一辈子的长久折磨。
因此出绣对给她买糖吃的周文印象十分好。
锦绣点点头,用眼神示意出绣:你的秘密被娘知道啦!
兰娘瞪了一眼出绣,眼神里满是杀气,透露出一个信息:事后算账!
出绣没出息的怂了,缩成一团跟在锦绣身后不敢说话。
锦绣这才有功夫想起关于周文的事儿。
周文是锦绣的亲娘——周秀娘,从老家逃难带出来娘家侄子,那年周秀娘十八岁,周文三岁。
一个小姑娘和一个奶娃娃能从逃难的人群里活下来,成功找到堂姐周兰娘,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打那以后,周文跟在秀娘身边长大,将姑姑秀娘当成自己亲娘对待,直到去年秋天,周文六岁,周秀娘早逝。甚至秀娘身后,是周文披麻戴孝,将姑姑送进元家坟地。
周秀娘走前,将儿子锦绣和侄子周文一同托付给姐姐兰娘,兰娘自是没有不应的。不说堂妹秀娘是她为数不多的亲人,就看在秀娘给元家生了锦绣的份儿上,她也得好好应下堂妹的请求。
但周文小小年纪,遭遇大难,又因为相依为命的姑姑突然离世,受不了打击,在姑姑秀娘下葬后,竟然一病不起,药石无效,这可急坏了兰娘,熙和堂擅长小儿科的大夫都请遍了,周文的病愣是没有一点儿好转的迹象。
后来,还是万福寺的明光和尚听说了此事,让元老爷将周文送到寺院里静养一段时间。
刚开始兰娘自然是不肯的,但也许他们周家人就是跟大和尚有缘分。
前脚锦绣被大和尚断出一个锦绣前程,后脚周文就和明光和尚看对眼了,人家和尚见了周文一面,念了一句佛号,出手一诊断,两副药下去,半死不活的周文精神头立马就见好了。
这下兰娘不相信也没办法,只能含泪将侄子周文送到万福寺去静养。
人家大和尚带着周文走的时候还说了:元家人要是想周文的话,派人提前说一声,寺庙自然会提前准备会客的地方。一次也不要去太多人,免得扰了周文的静养,对身体不利。
算算时间,周文离开的时候,锦绣还躺在床上吸收日月精华呢。
锦绣记得这小孩儿性子执拗,答应了姑姑秀娘要照顾弟弟锦绣,因此在锦绣出生后,一日有大部分时间都陪在锦绣身边,故而锦绣对周文一点儿都不陌生。
用锦绣的话说,周文是个闷葫芦。
当初周文能坐在他身边一整天都不说一句废话,仅有的几个字,都是类似于“我抱弟弟出去透气”,“弟弟饿了”,“弟弟喝水吗?”算是整个元家话最少的主人家。
不管怎么说,就周文在锦绣亲娘去世后,为秀娘送葬摔盆,全了对方来这世上走一遭的情分的事儿上,锦绣就得把周文当成亲哥对待。
现下,知道周文回来,锦绣心里自然是开心的,拉着姐姐出绣走了一段路后,锦绣觉得两人的小短腿实在倒腾不过来,速度太慢,主动伸手让下人抱。
等一行人到了前院,只见寿管家已经打发陪同周文一起回来的人去休息,客厅只剩下元老爷和周文以及和周文身边的一个小厮。
兰娘先甩开下人的搀扶,三两步上前握住周文的小手,仔细端量周文的神色。
脸色还是有些苍白,但眼睛有神,身量也高了不少。气色比当初在家时可谓天差地别。
兰娘悬着的心放下一半,才拉着周文到一边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