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景晔这话一出群臣哗然。
嚣张!太嚣张了!
他们都是自幼苦读经书的人,在诸多经史典籍之中,荀子一书的字数即便不是数一数二的,却也逃不过前五之数哪怕是他们之中最聪明的人想要读懂荀子怎么也得花费个一年半载他卫景晔不过是一个六岁稚童,何德何能敢如此说!
当即便有人怒而出列道:“殿下未免太过大言不惭了吧莫非你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不成?”
即便是过目不忘,也应该是只知其句、不通其意才对,怎么可能在短短几日就能读懂一本从未读过的书呢!
卫景晔认真的打量了一眼这人发现自己并不认识,便道:“你们自己资质愚钝就不相信别人天资卓越吗?”
这句话可就得罪人了,皇帝陛下无奈的扶着额,感觉这事药丸。
果然,在场众人无不气的面红耳赤,当即便有一人对皇帝陛下道:“陛下,十一殿下如此大言不惭实在让我等不忿殿下既然说他天资卓越,不如趁着今日朝臣们都在,让殿下证明给我们看看。”
皇帝陛下虽然知道卫景晔天资聪颖,但若说让他相信卫景晔能够短短几日读懂整本荀子他也是不信的,所以对于朝臣的话,他自然不可能答应是以他抬头看向卫景晔,给了个台阶:“晔儿,怎么说话呢,还不快向众卿道歉。”
卫景晔却不领情:“我说的本来就是实话,为什么要道歉,他说要证明,那我就证明给他看好了。”
皇帝陛下一噎,无奈道:“你想怎么证明?”
卫景晔垂目看向台阶下愤愤不平的大臣,问道:“你们想怎么证明?”
群臣一愣,怎么证明?这倒是一个问题。
众人交头接耳的商议了半天,才推举出一人出列,问道:“殿下读荀子用了几日?”
卫景晔回忆了一会儿:“五日。”
那人又道:“五经之中,殿下读过哪几本?”
卫景晔道:“都还未曾读过。”
那人笑了笑,向皇帝陛下拱手道:“陛下,既然殿下还未曾读过五经,不如将五经搬到大殿上来,由我等随机指定三篇,只要殿下能够在一炷香时间内背诵并解释明白意思,我等便心服口服。”
皇帝陛下闻言,不禁有些迟疑:“这”
卫景晔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如果我能办到,你们是不是应该反过来跟我道歉才行?”
那人打心底里觉得卫景晔做不到,闻言便笑道:“若是殿下当真能够做到,我们就算是给您道歉又何妨?可若是殿下做不到,那可就要给我们一个说法了。”
言外之意便是,如果卫景晔做不到,那他拿荀子诘问叶侍读的事情,十有八九就是皇帝陛下主使了。
皇帝陛下无奈的看着卫景晔:“晔儿,你可要想好了。”
卫景晔信心满满道:“父皇放心,今日他们道歉是道定了。”
皇帝陛下无奈的挥了挥手,命人去取经书,没一会儿功夫,便有几名內侍捧着书籍入了大殿。
卫景晔看着內侍们将书籍摆放好,环顾了一下四周:“你们谁来指定?”
很快便有一人走上前来,冲卫景晔拱了拱手:“殿下,失礼了。”
说罢,走到经书面前,挑挑拣拣的翻了半天,抽出一卷书经,展开之后递到卫景晔面前,道:“殿下,请。”
卫景晔接过书经一看,只见上面大大的写着两个字秦誓。
高平搬着一把椅子来到卫景晔身后,轻声道:“殿下,坐下来慢慢看。”
卫景晔头也不回的坐了下来。
皇帝陛下见状,皱了皱眉,有心想要阻止,但是略一思索,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皇帝陛下不发话,朝臣们也不好阻止卫景晔坐下,是以众人俱都屏住呼吸,看着卫景晔。
皇帝陛下坐在高处,看不到内容,不由得好奇道:“爱卿选的是哪个篇目?”
那人回道:“回陛下,是秦誓。”
秦誓是春秋时期秦穆公的誓辞,当时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劝阻,越过晋国边境去攻打郑国,被郑国商人弦高所骗而撤军,返回途中被晋军伏击,全军覆没,秦穆公回到秦国以后为了表示悔过,便做了秦誓。
这个故事大家都不陌生,是以一提秦誓,众人便都纷纷点头,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谁知众人还没说两句,便见卫景晔抬起头道:“好了,我读完了。”
众人诧异的抬起头,目瞪口呆的看着他:这未免有点太快了吧?
“殿下可会背诵?”
卫景晔并未答话,只将书卷一合放到一边,用行动做了证明:“公曰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皇帝陛下不可置信的看着他,命高平取过秦誓,展开书卷对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