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仁英带她到大理寺换了一套衣服,便去了宫里。
管月暗暗笑道,这叶仁英果然是天生干大理寺的料,心思细腻。
知道她是县主的身份,若进宫就得先觐见皇上,为了免去这些麻烦,就让她一大理寺随从的身份跟他进宫。
其实,当日那孩子落水的现场,叶仁英已经看过毒刺。这次也是为了她来的。
宫里的一切还是很熟悉,管月低头跟在后面,来到了那处假山旁。
这里管月记得。那孩子很喜欢到这里玩,她陪他几次。
“叶大人,这水你下去过吗?”
“当然,我下去了两次,水在孩子脖子的位置。”
管月皱起眉头,“这孩子很有分寸。行事也小心,怎么就落水呢?”
“据说那孩子放风筝时下心落下了水,当时跟着他的宫女去拿糕点回来,见他落水立即呼救,跑过来时,那孩子已然在水中不见人影。”
那孩子聪明的很,这水只到脖子,即使别人来不及救他,他完全可以自救。
除非,有人不让他自救。
叶仁英摇摇头,“事发之后,这里便一直封锁,没有圣旨或大理寺腰牌是进来不得。”
“那回大理寺吧啊,我想看看此案审问的文书。”
叶仁英点头。
路上,管月又问了他此案的细节,叶仁英全部告诉了她。
这案子听起来没有破绽,好像就是个意外一样。
但是,这不可能是意外。
到了大理寺。管月先去见了那个陪着那孩子的宫女。
那宫女也记得她,“原来是县主大人。”
“我且问你,你那日为何离开小王爷,见他落水为何不下水救他。”
宫女哭道,“县主,那日小王爷有些饿了,但又想多玩一会。奴婢便去拿糕点,回来还没到跟前,就看看小王爷落水。当时就大声呼救了,只是到水边时,小王爷就沉在水里不见踪影。大家下去好半天捞不着王爷,找到时,小王爷已经薨了。”
“我跟小王爷待过几天,他可不会为了玩而不回去吃东西。”
“县主,那日小王爷放风筝放了好久才飞起来,觉得饿时,风筝正飞得老高。因此不愿回去奴婢听他肚子咕咕叫,不忍他饿着,就回去端些茶点。”
这听起来合乎常理。
“我当时审问时,她也这么说的。没什么破绽,但月姑娘似乎还存疑。”
管月是持保留态度,“这些话都是她一面之词。小王爷已经不在了,当时他是不是饿,是不是已经把风筝放起来,都无从佐证了。”
说到那孩子,她心里就难受,叶仁英听出她情绪的低落,想安慰她,伸出手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