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文化人”个个红光满面……除了那一对对的熊猫眼。
而先知,也因为行动顺利结束,探险者全体安全回归,终于放下了心中大石,在这几日里获得了充分的安眠——熊猫眼与众人相反,在逐步消退中。
.
就在“大众沉迷开会”之余韵尚未消退之际,有新消息传来:
三部落的代表,一行十三人,已于昨日抵京。预计将于明后天出发,来先居面会先知。
对于三部落的回访,可以说是早有预谋,这第一次行动就是以它为提前的。但对方来得这么快,倒是超出了先知的估计——毕竟,现在可不是什么外出的好日子了。
是的,天气已经变得寒冷起来,尤其是在野外的夜晚。
探索行动开始之时,气温还不低。而行动尚未过半,气温就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先知也为此忧心忡忡。
参考小麦的收获时间,姑且当它是小麦吧。先知不务农,但大致记得小麦该是在八月底九月初的时候收割。以此推算,当时最多应是在十月初。
可是实际的气温,却已经达到了十月底、十一月初的那种,至少在早晚两个时间段里外出之时,需要添加外套的地步了。也就是,“单靠一件薄衬衫已经不够了”的程度。
当然,不同的地形,不一样地理位置,气候会有巨大的差异。比如,低海拔平原地区的气温就可能会比山林地区的高出好几度。再比如,中国夏季普遍炎热,但到了冬季,北方降温就要明显于南方……
因此将地理知识融入并加以修正之后,便有了这样的猜想:
自己当前大致在什么样的地理位置呢?
一,可能是海拔相当高的地方。临近冬日,天气也冷得早。
二,可能是维度比较高的地方。至少要比自己以前的生活所在,长江以南、北纬30度左右地区,要来得靠北。有鉴于气温变化程度推测,怎么也得有个四十,甚至五十度……吧。
但不论实际情况到底是哪一种,又或者直接是二合一的海拔维度双高……推论都只有一个:凛冬将至——这也是地头蛇,长老老哥拍着胸脯保证不会错的。
天寒地冻,野外生存压力自然变大。
当先一个气温低,就会要求行动者具备相应的保暖能力。为此,不但需要御寒物资装备,还需要增加额外负重,才能对应解决。
接下来,野外的瓜果野菜、飞禽走兽,数量将会减少、获取更加困难。为此,必须预先进行食物准备的同时,负重又有一部分被占用。
再之后,人从大自然获得食物变得困难,动物获取食物也变得困难甚至更困难了。所以,行动也额外增添了“需要面对饥饿猛兽来袭”的几率和风险……
原因还有很多,但总归一句话:天冷,不是外出活动的好时间。可能的话,猫冬,才是正道。
正因为考虑了这多方情况,先知得出判断:回访最可能发生的时间,应该会是在越冬之后,万物复苏的,来年春天。
.
可惜,这次猜错了。
但是,冇有关系啦。
尽管有些意外,但这踩着开会风潮尾巴而来的回访,不会对先居产生任何大影响。至少,曲曲十三人而已,以如今的先居,根本不必额外准备处理什么宿食工作。
只不过,作为“上任以来第一次外交活动”,该有的准备还得有。
嘛——套路和之前的差不多。
民以食为天。各种烹饪手法下的大量美食,想来,该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展现了。尤其要突出盐的重要性,譬如:咸鱼腌肉之美味,食物保存之便利……
歌舞自然也少不得——歌舞算是原始的礼仪和文化,必不可少。
原计划要搞的鼓号,因为现有技术工艺不完善,发展优先级低而投入少等等原因,尚未能研制出来。但也有了个马马虎虎、凑凑合合的玩意:
将大木段两头的树心部分,各掏空了一截,形成左右两个空腔。当木棍敲打空腔不同的位置时,空腔就会发出不同的声响……
对,鼓没有。但粗糙的大木头梆子,有了那么一个试验成品。
音色什么的,先知嗤之以鼻。但新奇者、好事者、感兴趣想去研究研究者……哪顾得上这种小问题?人不分大小老少,得了空闲,便去“砰砰扑扑”地敲打一通,相互交流一番——欢快非常。
不得不说,族人的节奏感各个都不错。在度过了最初那种“瞎敲饭盆儿”的摸索阶段,又有了先知亲传的一些鼓点节奏,如今倒也能拉出来溜溜了。
.
来吧!回访团。
和之前大长老他们来的时候一样,这回,同样要在晚宴上先震“多国使节团”一把。
能把他们给直接镇趴下咯,才是最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