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了冬月,就下了场大雪,上京城内一片银装素裹,向晚昨天一听说枫雅居已经腾出了地方,等不到午时雪化,就让孟善夫妇陪着她去趟如意巷。 按说,向晚还在孝中,不宜出门,但是不亲眼看到铺面,她真的很难定下酒楼的空间布局和整体风格,而这些不定下来,后续的像是家什尺寸,材质,数量也全都定不下来,想要正月里开业,可就来不及了。 所以一大早,向晚就瞒着谢氏和弟弟,只带了孟善夫妇坐车从角门出去了。 荷花里虽在城西,离城东的如意巷倒是不远,一个在西城东边,一个在东城西缘,步行不过两刻钟。 马车行到枫雅居的时候,路上还鲜有人迹。 孟善先去敲了门,开门的是个叫做卫聪的年轻人,从前是枫雅居里的伙计,今年才15岁。前任东家回乡,他没地方去。收房那天孟善看他可怜,就留他暂时看屋子。说是看屋子,也真就只剩下屋子了,别说桌椅板凳,连门口的榉木柜台都被贱价处理了,卫聪每日都是打地铺睡在二楼雅间里。 向晚进门之前,先围着酒楼转了转,根据目测,整个店面有十五六米宽,□□米深,楼体保持修缮的很好,门脸的部分只需要换了匾额、迎客楹联和整排窗扇,再给两层檐牙漆上些金粉,给东边临巷的外墙刷一遍白浆。 进得厅堂,向晚先打了个寒颤,唔,这屋子不知有没有地龙,没有可得赶紧装上了。 因室内空空荡荡的,倒是方便测量,向晚让孟善夫妇先量各处尺寸,她自己则一个人进了西边的灶房。灶房占了整个一楼的五分之一,大概3米多宽,□□米深,直通到酒楼后院。灶房南面三米被单独隔断出来,做了小库房,外面是灶台和砌死的料理台。因为没带李妈妈来,这厨房怎么改动,还定不下来,于是向晚直接从灶房的北门进了后院。院子有十五六米见方,在北边一个茅草棚子下面堆放了些杂物,院门在东,出去就是酒楼东边那条巷子。 巷子目测有四米宽,还好,车马足够能进来了。 等绕回南边正门再进屋,向晚直接沿着东南角的楼梯上了二楼,这楼梯可得换了,木头年头久,有些糟了。 楼上西边有两间相邻的雅间,其他位置也是空荡荡的。到时雅间也得拆了重新布局,地面倒是还行,反正也会铺上地毯。 看的差不多了,孟善两口子也量完了尺寸,走之前,孟善给向晚推荐了个伙计,向晚看卫聪人长的挺灵醒,就决定收下了。卫聪得了新差使,也知投桃报李。他听说店里缺掌柜的人选,就荐了从前店里的二柜戴盛海。向晚听说此人就住在附近,就交给孟善去办,自己可得趁着天色早点回去了。 回到俞宅,向晚找了李妈妈来问明了厨房的要求,才按着尺寸动笔,画的正是将来酒楼的布局: 二楼南向整面设置成5间临窗的雅间,每间都是3米多宽,4米深,除了西边数第一间和第二间之间砌墙,剩下四个房间用隔音的加厚实木活板隔断,再用厚幕布挡上做些装饰,到时可以任意把相邻的两间拆分或合并。二楼北面头三间依次设成恭房、账房和备品间,每间都是2米半见方,都砌了墙。备品间旁边设一间小雅间,纵深和前几间取齐,但宽3米。小雅间东墙外面就做一个2米长的L形小柜台,柜台北边的墙面和小雅间的外墙的上半缘做成多宝格,下面做柜。再往东,就是临着东墙的楼梯。5间大雅间依次命名为吉星高照、金玉满堂、花开富贵、鹏程万里和紫气东来。小雅间就叫听雨观澜,都得做了门楹。 一楼西侧灶间的位置不动,只把南北两边用隔断分开,南面的三分之一给李妈妈用。南灶间3个灶眼,北灶间5个灶眼。 酒楼一楼大堂设置10张雅座,其中5张6人桌,5张4人桌。6人桌都靠墙离地起高三寸寓意步步高升,4人桌居中在厅堂里,留出‘口’字形的过道。10个雅座都做成三面木质围挡阁间,没有围挡的那面挂上珠帘或纱幔,隔板从一米半处往上做成镂空花纹,纹样各异,诸如喜鹊登枝、竹报平安、荷塘月色、松柏长青、鱼跃龙门、一帆风顺、五谷丰登、青云直上、福禄(蝙蝠葫芦)双全、马上封侯(马上蜂猴)。 酒楼后院里西北角再起三间小库房,房外另设1个灶眼,以后专管烧水。东北角留好栅栏,专放生禽活兽。再在院子里隔出大部分空间,用木栏杆隔开,立起拴马石。 做好了以上的大框,向晚就把孟善夫妇叫了来,这新铺装潢的事就交给他了。她自己则再想怎么突出客似云来的品牌形象。 孟善带着他家大儿子和之前的伙计卫聪就算是在新店里住下了,白天监工,晚上算账,其间偷空还把掌柜的人选戴盛海带回来了。 戴盛海今年四十多岁,在枫雅居做了5年二掌柜,但大掌柜其实就是老板本人,他实际是做的大柜的活,拿着二柜的工钱。向晚看他长的忠厚持重,说话也有条理,当即留任了,许他每月20两银子的工钱和半年一次的红利,比他之前可高出了有3成多。他见新东家虽是弱质女流,却有个果断的性子,倒也没心生轻慢,当天也没回家收拾一下,就跟着孟善回了酒楼跟着操持,向晚觉得,能力先不论,看来是个有责任心的。 李全看孟善一家得了活计,自己反而闲着,难免担心,却不知向晚有更多更乱的事等着他办,只是还在构想中。 向晚第一次开店,所以格外用心,这两天研究的就是怎么能在上京打响名头、站稳脚跟。 这头一样自然是菜好,这点她并不担心,除了李妈妈,如今还有她两个师侄,身边还带了两个学徒,等出了师,就很能看了。 这第二样,客源,她也有了打算,借鉴前世的经验:自家没有知名度,就靠着外界宣传。先在御街上找上二三十家生意好的旺铺,把事先印制好的‘客似云来’礼券留在店里,遇到有出手阔绰的客人就把礼券当做添头送出去一张,等客人来了自家酒楼,再根据消费能力发展为会员,不怕积累不下熟客。当然,这旺铺不是随便选的,像是金店、玉器行、绸缎庄,这些富家子弟经常光顾的商铺就是上选;又或者是古玩店、字画店这些文人和官宦人家经常上门的店也不错。礼券也不是见人就给,而是限量发放,你不在店里花销个百八十两银子,是轮不着礼券的。等到每旬,根据收回来的礼券再给帮忙宣传的铺子一定分红,或者直接按定额付银子就行。这难点嘛,就是一些老字号的铺子不在意这点利钱,或是害怕自家的推荐不合客人的心意,反而砸了招牌。不过向晚有信心,这些都可以慢慢改变。 这最后一样,就当算服务了。这服务不只是说对待顾客的态度,它大到安排客人的衣食住行,小到上桌的一碗清汤、一双筷子,就是传说中的细节决定成败。就好比,同样是一盘白菜,凭什么在小脚店就值几文钱,而到了大酒楼里能卖上几两银子,这中间的差价就是菜的口味以及服务带来的附加价值,当服务提升到一定标准,就树立起了品牌形象。 向晚根据自己的想法制定了一个算得上琐碎的酒楼细则,按着不同区划和工作内容分成若干章节,囊括了掌柜篇、厨事篇、伙计篇、杂役篇等内容。 这手稿里面,几乎是她能想到的,对酒楼的每一个环节都给出了明确定例,小的像是餐盏酒器摆放的位置、堂上迎来送往唱名的话术、厨下上菜摆盘的定量,大到一应食材器物的采买,大宗酒席的预定,宾客纠纷的处理,不一而足,甚至连接受客人打赏都有上限要求。文中偶尔还夹杂了一些经验之谈,比方说,6人以上的带着仆从的官家或富家女眷可以安排到金玉满堂花开富贵,人数较多的男客安排到紫气东来鹏程万里,对私密性有较高要求的安排到吉星高照;又比如,年纪大的长者推荐好克化的药膳类菜品,女客多推荐滋阴养颜的菜品,诸如此类。 等到向晚拿着成稿找李全戴盛海商量的时候,两个人都看的目瞪口呆。 前者是惊讶于自己主子太有想法;后者则是担心这工钱不好赚。 当然,向晚的想法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李全和戴盛海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改进意见,向晚都虚心接受。 做完了这些,向晚才把几件大事往下推进。 戴掌柜接到的任务就是,根据向晚的手稿制定出培训手册和奖惩标准,比如说如果伙计和顾客发生争执怎么处置?厨师用不新鲜的食材下料怎么处罚?帮厨打坏了碗碟怎么赔偿?当然,不只有罚,奖赏也是必要的,诸如拾金不昧的、得到顾客的称赞的、为店里带来客源的等等。 这些事情,戴掌柜其实轻车熟路,只不过从没像是这样落到纸面上。 李全的任务就比较冗杂了,而且都是细活,向晚特意列了张单子给他,还说想起来什么再告诉他。李全一看单子,觉得还不如让自己闲着呢,这活也太多了,而且关键是,向晚这次很多内容只提出个想法,具体还得他自己琢磨。 单子的内容有: 1、楼上的5个雅间,根据各自的主题做出不同风格的装饰,包括但不限于:桌椅、字画、摆件、布幔。如有需要,先在府库里挑,没有合适的再去市面上找; 2、定制餐具,包括碗碟、筷箸、茶具、酒器......要求每个雅间有自己的色系,比如金玉满堂用金色的餐具,花开富贵用红色或粉色的餐具;其它四间亦然。一楼雅座统一再另选次一等的餐具,一楼二楼所有餐具都要有统一的流云徽记,有客似云来字样; 3、定制、采买厨房用具,具体明细和数量找几位大师傅商量; 4、定制大门、雅间的匾额、楹联; 5、定制菜牌的原木、各类店内装饰物,如花架,帷幔; 6、印制礼券、名帖; 7、定制伙计和后厨的制服:蓝底松江布,领口袖口配暗红流云纹,后厨加围裙,袖套,帽子; 8、刻制两枚店内的印鉴,一个是签订契书用的,一个是店内徽记的样板 ...... 大大小小十几条,向晚知道李全自己肯定干不过来,把那几个伙计和店里的卫聪,连着远寒远志都交给他使唤,李全自然也没放过自己两个儿子。向晚就稳坐钓鱼台,其间李全做不了主或不明白的,向晚也不拿大,都是叫上众人一起商量。 如是到了冬月底,诸事终于见了亮,店面装潢好了,也装饰一新,除了菜牌还没写,食材还没采购,基本就绪了。 当然,这银子也花了个七七八八,差不多5600两,因为雅间的桌椅陈设基本是从府库里搬来的,这数目比向晚预算的还是省了很多,大数还是用在了酒楼的改造和餐器等用具的定制和采买上。 向晚没觉得怎样,李妈妈却觉得鸭梨山大,万一要是亏了,自己可怎么对得起主家,只能把之前想过的菜式又反复琢磨,继续研究新菜。 戴掌柜也不敢掉以轻心,按着拟好的细则带着伙计闲下来就熟悉流程,还按向晚的要求定期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