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柳林街前的石桥,天上明晃晃的太阳都暗了几分,溪水两岸的柳树枝条乱舞,阵阵阴风吹拂着张若水的脸,带着淡淡的腥气。
在水港小桥多的江南小城里,在溪水边随风飘动的柳丝,本是再平常不过的景色。
然而,柳木属阴,这条街上出了恶鬼,阴气四散,周围的柳树全都沾染到了。
原本县城里居住的人多,生气极盛,很快就能把阴气冲散,这些普通的柳树也成不了气候。
可是夏家的事情越闹越凶,把街坊四邻吓得不轻,纷纷搬到别处去避难,人走了,生气自然也就散了。
此消彼长,竟然勾连成了一个气场,形成了一条阴街,普通人在这条街上驻足一时半刻,都要生病。
有钱的早就搬走了,没钱的,滞留在此,也都被那凶鬼抓去吃掉了。
好好的一座县城里,竟然出现如此凶煞之地,把县太爷急的数日不曾安眠,只得四处去寻访高人。
四邻八乡的神婆巫汉,谁不知道厉害,都不肯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最后还是东城水月庵的静和师太主动请缨,县太爷不仅许诺重金,临行前又派了两个捕头护送。
其实也是监视着静和师太,害怕她临时变卦逃跑。
两个捕头看到张若水,自然也认得,如果张若水的师父还活着,县太爷肯定会上门去请。
捕头们不清楚小道姑的本事如何,看她主动进了柳林街,想想张道姑从前的名声,也没有阻拦她。
对他们来说,无论是谁,只要能快点解决这桩棘手的差事就行。
结果,张若水过桥后,站在街上一动不动。
刘捕头年轻些,性子急,黑着脸冲着桥对面的张若水喊道,“小道姑你执意要过桥,为何又站在那里不动,若是没本事,可别逞强……”
话还没说完,旁边胡子花白的崔捕头拉了他一下,小声的说,“广子,嘴下留德。”
刘捕头回头看看崔捕头冷淡的面色,心里也沉稳下来,回了一句,“谢崔爷提醒。”也就默默站到一边,不言语了。
刚才尼姑们的话,刘捕头也听到了。看小道姑的样子,恐怕是受了激将,过到那被恶鬼占据之处,知道厉害,又不好意思退缩。
他起了捉弄的心思,还想再激一下那不知死活的小道姑,
还好有崔捕头提醒,他才醒悟过来,这明明是老尼姑和小道姑之间的恩怨,他又何必去参合,要是小道姑因他而丧命,那就是他的罪过了。
还是崔捕头老成,知道人家是懂法术的人,不好当面得罪,看在几辈子交情的份上,提醒了刘捕头一下。
看到张若水站在桥对面一动不动,被人那样讽刺也无动于衷,静和心中就觉得蹊跷,她不敢轻忽。让慈惠放下背上的包袱,打开包袱,是一只镶满了螺钿宝石的宝箱,单是这只箱子就值百十两银子。
静和郑重的打开箱子,站在旁边的两个捕头就看到一阵耀眼的金光,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尊金佛和一串晶莹剔透的金色琥珀念珠,这就是静和抓鬼的倚仗。
上个月,静和外出游历的师姐静善回来了,静和顾念同门之谊收留了她,可是静善当晚便圆寂了。让静和没想到,衣着破烂的师姐会留下这两件宝贵的遗物。
如果没有这两样宝物,静和也不会主动去衙门请缨。
将琥珀念珠挂在脖子上,小金佛捧在手心,静和吩咐徒弟和捕头在原地等候,这才踏上了石桥。
刚走到桥上,琥珀念珠就发出淡淡的光芒,那些让张若水苦恼的阴气,根本近不了她的身。
直到她踏上柳林街的青石板,突然眼前一花,先是闻到一股浓重的血腥味,回头一看,旁边的溪水全都变成了鲜红的血水,血水仿佛活过来一般,化成一股大浪向她袭来。
还没走到夏家门前,就遭了暗算,静和连忙将佛像举到身前,口中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卐字佛光在她的头顶展开,血水打在佛光上,顿时化作一股黑烟消散了。
周围的一切都恢复了原状,静和头顶着佛光向前走,三两步的功夫,走到了张若水的前面,看到她闭目呆站在原地,手中提着的公鸡也失了神。
连一招都挡不住,还敢在她面前叫嚣。静和心中鄙夷着,也没打算见死不救。
她又念了一声佛号,让头顶的佛光变大了一些,要将张若水也笼罩在内。
在被佛光笼罩住之前,张若水突然睁开了眼睛,那是一双血红色的眼睛。
滴答,滴答。
再看“张若水”手里拎着的哪里是鸡,那分明是一颗人头,还滴着恶臭的血水。
不好,上当了。
静和还没反应过来,那滴血的人头向她飞来,一口咬住了她手上的金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