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从跋耆国来到王舍城灵鹫山。此时,王舍城正被战争的阴云笼罩着。阿阇世王自从战败被俘,又被波斯匿王释放以来,与拘萨罗国暂时相安无事,却盯上了恒河北岸的邻居,正在策划对跋耆国用兵。
他经常对臣属们说:“我要破坏跋耆国,令跋耆人亡国灭种,遭受无量厄运!”他听说佛刚从北边来,知道跋耆国的情况,就派大臣禹舍上山见佛,以“跋祇国人自恃勇健,民众豪强不顺伏我,我欲伐之并不为难”为由,征求佛的意见。
他对禹舍说:“你把佛的话记下来,回来告诉我,因为如来说法始终前后一致,不会自相矛盾,这样的人说话是可信的!”
禹舍乘坐羽葆之车出了王舍城,来到灵鹫山下,下了车,徒步上山见佛,见了佛问讯一番,然后坐在一面,说:“摩竭王阿阇世稽首佛足,敬问起居是否轻便安乐?又问世尊:跋祇国人不顺伏我,我欲伐之,不知世尊有何见教?”
佛说:“我经过跋耆国时,曾经在遮和罗寺为跋耆人说了七种不衰法,如果跋耆人奉行七不衰法而不违犯的话,那么跋耆国必胜,而不会衰败!”
禹舍说:“您说得太简略了,我没听懂,请世尊详细说说!”
佛说:“禹舍细听,好好思念,我为你说!”
佛回顾身后执扇扇佛的阿难说:“阿难,你听说跋耆国人经常集会了吗?”
阿难说:“我听说了!”如是一问一答,乃至阿难说:“我听说跋耆人经常集会讨论正事,齐心协力建设国家未建立的法制不轻易建立,已经建立的认真遵守,不轻易废弃奉公守法知晓禁忌,不违犯礼仪法度,不以势力侵犯妇女孝养父母,敬顺师长祭祀宗庙,敬畏神圣尊奉沙门,敬重持戒者!”
佛转向禹舍说:“如果具备这几条,跋耆国就不可侵犯了!”
禹舍品味如来所说,觉得具备一条尚且不可攻取,何况七条,于是下山回禀阿阇世王。阿阇世王深信如来说的都是真话,从来不会妄语欺人,暂时放弃了北进的打算,指派禹舍在恒河边上调集人力,修筑要塞,加固城池。
禹舍下山后,佛教阿难将王舍城附近的比丘集中到讲堂上开会,佛为比丘们说了七种不退法、五种七增长法、二种六不退法。
七不退法是:一、屡屡集会,讲论正义二、上下和同,敬顺无违三、奉法晓忌,不违制度四、敬顺有能力、有知识维护团体的比丘五、正念护心,孝敬为首六、净修梵行,不随欲起意七、先人后己,不贪名利。如此则长幼和顺,正法久住。
七增长法是:一、乐于少事,不好多为二、乐于静默,不好多言三、少于睡眠,无有昏昧四、不拉帮结派,不谈无益之事五、不以无德而自我称誉六、不与恶人交往结伴七、乐于山林闲静独处。如此则正法增长无有损耗。
另有七增长法:一、有信,信佛二、知惭,羞于作恶,以作恶为耻三、知愧,愧于已作,为所作之恶感到愧疚四、多闻,受持佛法,深刻领会其中义理,具足清净梵行五、精勤苦行,灭恶修善,勤习不舍六、从前所学忆念不忘七、修习智慧知生灭法,趣向涅槃,灭尽苦根。
另有七增长法:一、敬佛,二、敬法,三、敬僧,四、敬戒,五、敬定,六、敬顺父母,七、敬不放逸。
另有七增长法:一、观身不净二、观食不净三、不乐世间四、常念死想,只要在出入息中思惟死想,便能解脱生死苦恼五、常念无常想六、常念无常是苦想七、常念苦无我所受想。另有七增长法,便是修行七觉意。
六不退法:一、身常行慈,不害众生二、口说仁慈不说恶言三意念慈心,不怀增损,平等善护人民四、得清净利养与众人平等共享五、受持圣戒清净圆满,坚定不移六、深刻领悟四圣谛以达到涅槃。此外还有六不退法,便是修行六念。佛说能做到这些,便可使正法有增无损。众比丘闻佛所说无不欢喜奉行。
早在提婆达多干政乱国之前,佛就常说:“凡是出家者应做两件事,一者深入禅定,二者讨论佛法!”教导徒众闲谈莫论国事,出家少在宫廷来往。说僧人参政有十种弊端,不主张僧众干预国事或国际关系。个人修为讲忍让,团体生活讲规则,矛盾斗争要用七灭诤法如法消除。即使摧邪显正也要好话好说,尊重对方人格和选择,随机消除误会,不使意见分歧妨碍和谐共处。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利用戒规确权,依法维权,可以告诉亲戚、僧众和居士,但是不许“诣官言人”,不可自己到官府去控告别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