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晓东喜欢爬山,在孩子的眼中,山里到处是宝贝。像这个时候,山里的酸枣、大枣虽然没有熟。但山里有毛桃。毛桃可能大家不太懂,因为现在的市面上,都是嫁接的大桃,又红又艳的甚是诱人,咬一口也是香甜可口,可是我却吃不出当年的味道。
我们几个那时候,简直个就是野孩子,没有人管,上山下河小菜一碟。后山离我们这里不是很远,大概有二里路,对我们这些来说,算不了什么距离。一会儿就到了上山的小岭上。这一来简直到了知了的世界,耳朵里都是知了不要命的叫,好像它们知道过了夏天就要完蛋似得。
我远远的看到一棵香椿牙树上。密密麻麻的爬满知了,心里一阵高兴,示意狗蛋和二牛放慢脚步,我也蹑手蹑脚的走过去,用小竹竿把面筋放到知了的翅膀上,那只知了本来还在那里拼命的唱歌,忽然觉得有什么东西,就急忙拼命,嗷嗷的叫着。这一叫一扑棱,满树的知了都飞走了,留下一阵知了雨,也可以说是知了的尿,不过没有尿骚味,还有点儿凉快。
其实知了有数不清的谜,首先是公知了到底是不是聋子,所以有的科学家认为,公知了是个“半聋子”,即静止不叫唤时能听到声音,若是高亢鸣叫时,它就听不到任何声音。那么这样问题又上来了。事实上,多种蝉类都具有合唱群鸣的习性。你不妨仔细倾听一下,公知了都是这样的:先是大家一齐叫,节奏十分整齐,然后一起停叫。可见公知了鸣叫时,显然需要听到其他同类的鸣叫,以便调节自己的叫声,参加合唱。
第二个谜就是母知了都是哑巴,俗话说聋哑是一起的,它既然是听不到,那么公知了为什么整天的叫唤,难不成是没事闲得慌,在那里自娱自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动物都有繁育后代的本能。有的科学家认为,当公知了拼命地高歌鸣叫时,能把方圆1000多米内的母知了召唤过来。当母知了飞到近距离时,公知了不断发出特有的低音量的“求爱声”,吸引母知了靠近。与此同时,母知了也能发出低音量应答声。这样相互默契才能达到交配目的。只不过母知了的这种低音量次声人耳听不到。
这个咱不是生物学家,不好给这个下定论,其实知了猴也是个神秘的东西,交配后,公知了很快就衰老而坠地死去,留下母知了。母知了用尖尖的产卵器在嫩枝上刺一圈小孔,把卵产在树木的木质内部,还要在嫩枝的下端,用口器刺破一圈韧皮,使树枝断绝水分和养料的供应,嫩枝渐渐枯死。这样,有卵的树枝容易被风吹落到地面,以便孵化出来的幼蝉叫幼虫钻进土里。
产下的卵半个月就孵化出幼蝉。幼蝉的生活期特别长,最短的也要在地下生活23年,一般为45年,最长的为17年。知了猴长期在地下生活,有着冬暖夏凉的条件,也很少有天敌来威胁,倒也算自在。它们经过45次蜕皮后,就要钻出地面,爬上树枝进行最后依次蜕皮叫金蝉脱壳,成为成虫。
我现在知道知了这个小东西,为了半个夏天,有的竟要在地下过十七年的地狱生活。
最后一个谜就是知了逃跑撒尿,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直到我看见飞机需要紧急降落时放油才知道,其中的奥秘。知了逃跑撒尿是一种逃生本领,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体重,飞的更高,跑得更快。
不过这些都是生物学家研究的事,咱一个小农民研究不了这个。我们这一路走一路抓,抓了很多,快到山半腰了,这一路上的毛桃都叫贪嘴的摘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几个也都是歪瓜裂枣的不好吃,我们几个就商议着到哪里去摘毛桃。
最后我想起了一个地方,那里的毛桃又大又甜,一般人不去那里,我说“咱们去盘蛇沟摘去,那里的桃又大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