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8章 战天刺(上)(1 / 2)墓探首页

第498章战天刺上

去往下一层的阶梯就在墙边,我们迫不及待的往下层跑去,期间云凝凑过来问我。

“阴阴姐姐,这个怎么办,这个拂尘。”

“它选中你就是说明你们有缘,带着它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呢。”我说。

“阴阴。”陆大叔走上前来,“还有最后一层了,是叫战天刺么?”陆大叔问。

“是,这是七宝玲珑塔的最后一层。”我说。

“这个战天刺是个什么样的法宝?”陆大叔问。

“这可真是问倒我了,就算之前的那些宝物我们不知道,那也是因为主任隐藏的好,之前我们知道他的名字,或者有一些推测,可是这个什么战天刺,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我觉得可能就像是普通的兵器一样,这个东西格外的平常,所以才没有记载。”我说。

“不过,这个刺到底是个什么啊?”大哲问,“十八般兵器,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一个刺啊。”

“可以啊胖子,都知道十八般兵器了,那你倒是说说,这十八般兵器都有什么?”云显说。

“又瞧不起人了,是不是,我可是部队出来的,理论虽然不及老陆那样吧,但是好歹也是个兵不是。”大哲说,“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种技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其名称,近代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铲、叉、鞭、锏、锤、戈、镋、棍、槊、棒、矛、钯十八种兵器。后来演变,亦称十八般武艺,十八般武艺,指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多种武艺我最爱的水浒传里写到的十八般武器是: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另外还有两部同名影片十八般武艺。民间相传古代精通十八般武艺的人是项羽和吕布。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又有四种说法一种指,刀、枪、剑、镗、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第二种与第一种的排列相同,唯后三件变为:代、抉、弓矢。第三种又叫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镗、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第四种就是指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流星锤等十八种兵器。这一种也最为被现代人接受。为了便于记忆,常常这样说,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没想到大哲对这一部分还真是非常了解,说起来头头是道。

“我能想到的和刺相关的武器就是峨眉刺。”陆大叔说。

“那我能想到的就是灭绝师太和周芷若了。”大哲又开始贫嘴。

“武侠小说看多了吧,陆大叔别理他。你接着说,峨眉刺是个什么东西?”闵澜问。

“峨嵋刺是中国武术器械之一。据记载,峨嵋刺作为武术项目出现,是清代末年。武术所用的峨嵋刺长约三十厘米,其形状是中间粗、两头细的锥形体,头端略扁,呈菱形带尖,中间有一圆环。表演时,将圆环套在练者中指上,左右手各持一个。运用抖腕和手指拨动,使其转动。也叫峨嵋针。这种短双奇兵器,一般外形长约一尺,两头细而扁平呈菱形尖刀锐刺。形如枪头另根据锻造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三棱峨嵋刺、六棱梅花峨嵋刺等中间粗,正中有一圆孔,上铆一铁钉,钉子可在孔中灵活转动,钉串连一套指圆环。”

“据传说峨嵋刺最初为古代水战中使用的一种格斗短兵械,可在水中作刺杀或潜入水底凿穿船底之用。故又称分水峨嵋刺。后改为陆上应用。由峨嵋山一位僧人发明,故称之为,峨嵋刺。另有一说法,峨嵋刺为蜀中一位武林高手所创。因该械形似鹅眉,故得名。使用时,左右手各执一支,将圆环套于双手的中指上,屈指握紧时可做拦、刺、穿、挑、推、铰、扣等动作技法,张手撒放时可运用手腕的拌劲和手指的拨动使之在手中做快速贴掌转动来迷惑对手。同时配合各种步型、身法、步法平衡、跳跃等动作。击法有刺、穿、挑、拨、扎、架等。”陆大叔一边说着一边还比划了几个动作,这几次出来,古墓之中都没有遇上什么危险的存在,倒让陆大叔有些不适应了,忍不住也要动动筋骨。

“这种兵器轻巧,便于携带,适合女性使用。七侠五义中翻江鼠用的就是这种兵器,黄蓉在成为帮主前用的也是这种兵器。演练起来动作优美、造型别致。最初也是由于这种兵器外形极像女人的发簪就有传闻为女子所创。其实不然,其为峨眉山之上的白眉道长所创,为男子。峨嵋刺是峨嵋派的代表兵器。”陆大叔说。

“所以说,大叔你也觉得战天刺和这个峨眉刺会有一定的共通之处?”我问。

“不好说,我现在也说不好,尤其是这个战天刺,竟然没有任何的信息,只有这么知道名字,又不想是拂尘,至少咱们还能知道它长得什么样子。”陆大叔说。

“你们一直都在研究这个根本就不知道长什么样子的战天刺,难道就没有人解释解释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楼梯么?”阿罗突然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