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老臣觉得,万不该广开商路啊!商人重利,若是势大,于国家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
乾清宫内,李言智苦口婆心的劝诫着萧于。
思想僵硬的他固执的认为,商人的势力一旦膨胀起来,绝对是一只难以遏制住的出笼猛虎。
可见识过后世那么多的资本论,萧于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识过猪跑不成?
“李卿,你怎么也如此糊涂了。”
萧于不忍苛责这位为大明劳碌一辈子的忠臣,可还是微微叹息道。
“皇上,您若不收回成命,老臣豁出这条老命,就跪在这儿不起来了!”
李言智满脸坚定的看着萧于,眼神充满倔强。
局势一时间僵持不下,萧于斟酌了一会儿,说道:“李卿,朕知道,你之所以反对朕鼓励通商,就是担心这大明最后被这些浑身铜臭味的商人给祸害了。”
“但商人追求的是什么?不过利益尔!只要朕能给足他们足够的利益,那么他们便足以为朕所驱使。”
“你可知一个国家富裕的根本是什么?根本便在于商业是否繁荣!倘若一个商人,每年可以上交十枚金币的商业税,那么一千个一万个商人呢?!这远不是田赋可比的!”
“到那时国家富裕了,百姓没了田赋,肩膀上的担子也轻了,社会才会趋于稳定,江山社稷才会稳固!李卿啊,这里面的学问可深着呢!”
萧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一番话,如稠糊灌顶般。
听完这一番话,李言智失魂落魄的跪坐在地。
良久,他才犹豫着蠕动着嘴唇道:“皇…皇上,老臣老了,恳请皇上让老臣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这死倔老头子!”
萧于心中腹诽,可还是拉住了李言智:“李卿,如今朕刚刚亲政,朝廷百废待兴,可离不开李卿啊!”
李言智是不可多得的治国人才,而且对大明忠心耿耿,萧于又怎么舍得放他离开。
最终,李言智还是妥协了。
大明的发展就这么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萧于准备以明北城为起点,朝着全国境内辐射。
钢铁厂方面,萧于直接砸了五百万金币进去,开始扩建厂房,招收工匠,薪水丰厚,表现优越者,还可废贱籍,籍归平民。
并且鼓励发明创造,设置了一个大明皇家科学奖,专门奖励那些在发明创造上做出贡献的人。
得奖者,可以拿到一万枚金币的奖金,并且加封男爵!
此等奖励一出,顿时激起了一阵工匠热潮。
百姓们争相恐后想要进入钢铁厂工作,原有的工匠也不甘落后,卖力的工作者,生怕自己因为表现不好被挤出来。
除了钢铁厂,军队也是萧于建设的重中之重。
首先将大明陆军第一军扩至满编三万一千二百五十人,并拨给军费两百万金币,用于军饷、伙食采购、军备采购、以及军营设施建设。
新军的装备,萧于已经列了个折子。
第一军暂分四个兵种。
长矛兵负责突进,刀盾兵负责防守和补刀。
弓弩兵负责远程消耗,辎重兵负责后勤补给以及各种大型器械的运输。
比如床弩,攻城云梯、攻城槌等。
至于骑兵,萧于暂时还搞不到马匹。
大明侯国仅有的七万骑兵,也都散布在防守神武侯国以及三山侯国的边境线上。
如今大明第一军成立,光是每月军饷,就要花费六万七千九百三十六枚金币!
再加上装备军需,成立一军所需要的花销起码奔四十万枚金币去了!
这么一算下来,饶是原本抄家抄的财大气粗的萧于,也忍不住暗自咂舌。
难怪说历史上那些朝代好战必亡,而亡,就是亡于财政破产。
军队果然是个吞金兽!
这还只是最便宜的陆军,真正烧钱的大头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