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说回镇上可得到族人庇护,继祖有些不解。我们家不是因为被贬不得不回乡吗?族人还不得笑话我们啊? 老太太回李嬷嬷相视一笑。 老太太说:“你呀还是年轻了。皇子和重臣造反之事,朝廷压着都来不及,哪会往外传?京城里品级不够的人家都不知道。我们知道是因为你父亲牵涉其中。你看我们走了好些天,一路可曾听过这事?“ 继祖细一想,可不是,一路上不管是吃饭住店歇脚,都没听到他人议论那事。还当是原来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老太太接着说:“再有,我让你采购的装了一辆车的那些东西,就是用来压阵的。”老太太笑着说完,李嬷嬷也笑了出来。 继祖想起来了。之前准备的时候,老太太特意嘱咐买些富贵的衣料首饰。当时不懂,买那些个华而不实的物件做什么?看着好看用着不舒服,价格也不贵。原来是拿来唬人的! 继祖抬头看到老太太和李嬷嬷都看着他笑,有些不好意思。 “还是祖母想得周到。我去外头看看。” 桃花镇外头,从北方过来的大路旁边有个茶棚,小吴管家守了两天了,主家差不多该到了。 小吴管家带了媳妇先回老宅打点。先带了礼拜访了族长,说老爷外放了,老太太想老家便带了家眷回来,自己先回来收拾,等老太太太太少爷回来了,再给族长请安。族长瞄了眼礼盒,让小吴管家有事尽管说。小吴管家恭敬谢过。 临走前老太太就说了,家里下人都不带了,让小吴管家在老家看着买一两房人。这几年老吴管家没管事了,小吴管家历练出来了。很利索的买人修房打家俱,还抽空到县里的铺子和村里去打了招呼,说东家要回来了! 小吴管家算着人该到了,就带了新买的小子来守着了。 小吴管家喝着茶,就听小子说:“管家,北边来了几辆车,您看看是不是老太太他们?” 小吴管家赶紧走到茶棚外张望。马车看样子像是从京城来的。车上只有车夫,车外跟着的护卫是镖局的,小吴管家也把不准是不是唐老太太一行。 待车子走近,打头的一辆车帘子被掀开,一少年笑着说:“吴叔,你好啊!” 小吴管家便笑着上前:“少爷,你们可算到了,老太太太太们呢?一路上可还顺利?” 继祖跳下马车,小吴管家上前扶了下。 “都顺利,老太太和太太们在后头的车上。”说着往后头的车走去。“祖母,吴叔来接了。”继祖本和老太太一车的,可是受不了两个老太太一直回忆过去,干脆和行李挤一块。 李嬷嬷掀开帘子,小吴管家叫了声:“娘!” 李嬷嬷见了儿子,也高兴得很,近一个月没见着了,也有些想儿子。好在,还记得是在路上,忙压下情绪,问老太太:“老太太,到桃花镇了,我们是下来歇歇还是直接回家。” 老太太想了想说:“那就下来伸伸腿再走吧,到家门口了也不急了。”又对继祖说:“到后头小心扶了你太太下来。” 继祖轻声应了。太太才不会要自己扶。老太太这么说,继祖有点理解,怕是要在外人面前做出个母慈子孝的样子吧。太太在不在意没关系,自己有个好名声才重要。 继祖乖乖的走到第三辆车跟前,请太太下车歇歇。蒋嬷嬷应了声,先跳了下来,转身扶二小姐下车,再是和二小姐一起小心翼翼扶了太太下车。继祖一脸恭敬的跟在一旁,心里直翻白眼。 老太太已经坐下,小吴管家跟老太太说着这些日子收拾屋子的事。老太太听着,看来和自己预计的差不多,族长那边的礼不能轻了。又一算家里的银子,唉,想过得舒坦花费少不了,总得找点进项才行。 喝了壶茶吃了些点心,一家又重新上车。新买的小子早一步回家报信了,所以一行人到家时,吴婶子已经带了人在门口迎接了。 李嬷嬷老吴管家一房人,跟了唐家一辈子,跟自家人也没区别了。 一家子亲亲热热的进了门。老太太一路走一路看,很满意,拍拍吴婶子的手说:“辛苦你们两口子了。” 吴婶子忙说不辛苦,应当的。 到大厅坐下,吴婶子让新买的那房人来跟主家磕头。这房人男人姓齐,带了老妻,大儿十五,二女儿十三,还有个小儿子才七岁。原是外地来梅县做官的人家的下人,那官员任期满了分到别处,下人没全带走,除了从老家跟来的,都卖了。小吴管家见了问了些话,瞧着合适就买了下来了。齐家到唐家一个月,瞧着还不错,至少做事勤快。 老太太听了含笑点头,敲打几句让李嬷嬷赏了。 一席话下来,老太太熬不住,让大伙散了,让吴婶子和齐婶子安排歇下,晚上也各自对付,明天再细细安排。又让小吴管家去族长那里说声,就说一路上累得很了,明儿个歇一天,后天去跟族请安。 继祖直睡到日上三杆才醒了,醒了也不起来,赖到午饭时间才下了床。也没人伺候自己找了水洗漱后到了正厅。 其他人都到齐了。继祖给老太太太太请安。老太太含笑应了。太太说:“怎好让长辈等你一人,老爷不在,你就如此不懂规矩吗?” 继祖态度好极了:“太太教训的是,以后再也不敢了。” 太太只觉得一口气噎在喉咙里不上不下卡得难受。老太太仿佛没看到似的让继祖坐下,继祖行礼后泰然坐了。 齐婶子和齐丫在摆饭,对这一幕安全没反映的继续做事。继祖笑笑,也是聪明的。 饭后,小吴管家把家里产业的事说了说。这些年没在,铺子和田地都有没管,只是每年来去匆匆的收租而已。老太太一一点头记下。又让继祖认真听着。太太想说什么,又插不上嘴。 后又说去给族长请安的事。问太太去不去。其实做为当家太太应当去的。可是太太看不上乡下人粗俗,怕冲撞了肚里的孩子,就推说还没缓过来,以后再去。 太太回房歇息去了,继祖坐到老太太身边,说:“祖母,我们没有多少钱了,光出不进不行。我们在家能省则,父亲在外,可不能省。” “我知道,这些日子我也愁这个。不只你父亲那里,你太太要生了,孩子一生下来吃喝拉撒丫头小子要钱。你三姐年纪也不小了,嫁妆该备上了。还有你,你已经中了秀才,你夫子说你功课不错,可以再进一步的,读书花费不小。一家子的吃穿,人情往来,这些都是钱。我们带回来的那些,根本不够看的。” 继祖想了想:“我们那个铺子,能不能收回来?要不我们开吧。”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对吃食还有些了解,卤味点心都爱,吃得多了,就晓得怎么做。我们开个吃食铺子还不错。田也收些回来不租了,雇人种给些工钱比租出去收租强些。” 老太太欣慰的说:“会想法挣钱给你父亲强。不过现在不急,铺子和地的租期都没到。倒是你,这些日子忙忙乱乱,都没好生看书吧?现在到家了,可得把书本子捡起来。刚才我叫齐家二小子过来说了些话,那小子年纪不子倒机灵,以后就让他跟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