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抗后金的战略决策,朝堂大臣主要分为两派,一为“修堡派”,二为“退守派”。
所谓“修堡派”,就是主张在山海关外修建军事堡垒,修建好一个后,就向前再修建一个,逐步向辽东腹地推进。
若后金军来攻,就躲在堡垒内抵抗。
什么右屯卫、大凌河、小凌河之类的城池堡垒,都是这种性质。
袁崇焕就是“修堡派”的拥护者和践行者。
可是,这个策略耗费巨大,毕竟修建城池堡垒是要花钱的。
要知道,加关宁军的粮饷,朝廷一年要在辽东投入两百多万两!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急剧增加,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膨胀到五百万两以!
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一千多万两,有时候甚至连一千万两都没有。
也就是说,辽东每年都要耗费大明财政总收入的两成,甚至五成!
这是非常恐怖的!
而“退守派”,则主张放弃山海关外所有城池堡垒,只守山海关,以缩减开支,以免大明被耗死。
然后再用一些钱粮重新在关内训练一支精锐,为以后收复辽东做准备。
之所以重新训练一支精锐,是因为这部分大臣认为,关宁军不可用。
关宁军不仅畏金兵如虎,而且无心收复辽东。
若真收复了辽东,关宁军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每年向朝廷讨要到几百万两粮饷。
简单点说,这些大臣认为关宁军能力不行,且有养寇自重之心。
指望他们,永远也收不回辽东。
不如退守山海关,削减他们的军费,重新训练一支真正听从朝廷命令的新军!
天启朝的时候,由于关宁军表现十分拉胯,以致天启帝萌生过退守的念头。
要知道,在柳河之役中,万明军去偷袭不足三百人的后金城池,却因先头部队在渡河时被后金兵击败,就一哄而散全被吓跑了,简直废物到家了!
这样的表现,天启帝哪还愿意花巨资养着他们?
可就在天启下定决心退守山海关的时候,袁崇焕站起来了,在宁远城挡住了努尔哈赤南侵,重新给了天启帝一些信心。
若非迫不得已,哪个君王愿意主动放弃领土?
这可是要背负千古骂名的!
如今看到了希望,天启帝自然没有再采纳退守的策略,而是改为支撑袁崇焕,继续修堡。
可是,事实证明,若无远战求胜之胆气,修建堡垒真的就是在徒耗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