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潺潺,燕语呢喃。
二月底,两人终于到了姚江边的小镇上,碧海青天阁所在的东山便是在姚江以南。
此处已属于淮州,人们的衣着谈吐与熙京颇为不同,陈溱瞧着听着,颇感新奇。
宁许之道:“渡了江,再走上几十里就能到东山脚下了。对了,你坐过船吗?”
陈溱摇了摇头。
静溪清浅,根本不用坐船,洛水上的船也都是给达官贵人和名伎游玩时候用的,寻常人是坐不得的。
宁许之道:“看来得找个稳点儿的船……”
“让一让,麻烦让一让!”
清脆的女声伴着一阵馨甜的香气传来,街上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乖乖随着人群走到了路边。
人们循声望去,只见四个曼妙的青衫女子袅袅婷婷地走着,她们身后跟着三匹高大的白鬃骏马,骏马拉着……一艘船。
说船还是不够准确,那是艘两层楼高的画舫,舱口宽阔,漆红的船柱撑着个琉璃瓦的悬山顶,檐下挂着红绢罩子八角灯笼,窗棂雕镂菱花鸳鸯纹,绿纱帘袅袅搭在窗台上,船外侧还围了些疏疏朗朗的栏杆。
即便是在熙京的洛水上,这般华丽的画舫也是不常见的。
画舫底下是一块四四方方的硕大木板,用麻绳和船身绑在一起,又用六个缸口那么大的车轱辘撑着,这才有了“马拉船”。
“船家……”宁许之这才把最后两个字吐出来。
陈溱睁大了双眼:“你们淮州的船,都长这样吗?”
宁许之摇了摇头,道:“碧海青天阁有自己的船坞,但不会造这么大的船,寻常船坞更是不会。再说了,一般这么大的船得有桅杆、船橹才能方便航行,这船一看就是不用下江下海,纯粹是游玩用的。”
淮州多水多船,但绝不多这样的船。百姓们挤在路边,心里想的都是:这是哪家的人,怎的这么阔绰?就算不看富丽堂皇的画舫,单看前面开路的四名青衫女子,也是百里挑一的小美人。
画舫经过身边时,陈溱抬头一望,忽地怔住。
雕着菱花和鸳鸯的窗户微微敞开,绿纱袅袅,有名女子正倚窗瞧着外面,顷刻间天地失色。
那张脸又冷又俏,即便她穿着朱红锻桃色裙、戴着璎珞项环,额贴流光金钿、发簪绒花牡丹,也无半点妖媚之态,倒是生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之感。
她生着一双水遮雾绕的桃花眼,却让人想起冬日清晨迷蒙的江面,用沁人心脾的凉意,蕴出这般冰雪之姿。
见有人看着她,女子也不躲闪,大大方方地回以淡淡一笑,似寒枝上绽了一朵白梅。
这般自如,又这般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