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有点把王羽难住了。
关于仁的问题,其实儒门镇教之典《论语》之中已经叙述的很清楚,也很完备了。
而仁也是儒门的核心所在。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刚、毅、木、讷近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等等。
以上能看懂的自行领会,不能看懂的自行百度。
因此,想要脱离论语的藩篱并不容易,可以说非常困难。
即便是后世的儒学大家宗师,对于仁也没有多大的发展,基本上都在论语的范畴之内。
而唯有一人,另辟蹊径,开辟了足以与仁相鼎力的另一个儒家根基。
那就是义。
脑海之中的念头飞速旋转,无数关于仁义的至理交汇融合,最终在王羽脑海中汇成四句话。
“子曰成仁,吾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王羽此言一出,顿时大放光芒,无数的浩然正气从天地之间汇聚而来,直接将眼前的三个大字给冲破。
而且不止如此,这一道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甚至一路而上,直接将剩下的九十八道阶梯全部冲破,所有的道理法则烙印在这一刻都形同虚设,皆没有阻挡住这一道浩然正气。
这并不是说孔子不如孟子,主要是眼前这些都是孔圣的道理烙印,比较死板的。
而王羽这四句话也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个世界,第一次引动天地浩然正气,威力自然非同小可。
这也就是王羽没有开启文气,不然凭借这一番话,足以问鼎大儒乃至宗师了。
因为,这一句完全可以当做王羽的立道之言了。
亚圣孟子的核心之道便是义,修天地浩然正气,与仁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绝配。
只不过,王羽的心不在此。
仁义之道,不是王羽的道。
这道浩然正气接天连地,宛如撑天巨柱,天梯之外的人自然也都看到了。
众人此时已经被王羽给震惊的麻了。
甚至麻中麻。
但是众人心中仍然忍不住震撼和惊讶。
这王羽到底是多么妖孽,竟然在天梯之中引动如此浩荡的天地异象,恐怖如斯。
王羽也没想到,这一句话居然引动了如此浩大的天地异象,只能说孟夫子不愧是孟夫子,亚圣称号名副其实。
这道浩然正气冲破了前路的一切阻碍之后,便返了回来,化作一条紫色小龙直接钻进了王羽的身体之内,消失在了天地之中。
对于,这种是不是有东西钻进自己身体的情况,王羽表示自己很淡定,一点都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