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只流浪猫(1 / 2)他的告白陷阱首页

南五中的教学质量担得起它的名声。

放学铃响起,钟栀意犹未尽地送走了老师。她真的太喜欢这里的老师,博学得让她茅塞顿开。钟栀在脑子里一遍一遍过着知识点,等班上的人都走光才收拾书包下楼。

行李还在门卫室,钟栀不着急去食堂,第一时间到门卫处拿行李。

她到的时候,门卫大叔还没下班。等她拿了行李才锁门。钟栀有些不好意思,连连说了好几声感谢。门卫大叔乐呵呵的让她别客气,还给了她一个大饼。

这是钟栀进南城以后感受到的第一份善意,让她高兴了好一会儿。

接过来道了谢,看天色渐晚,想着一会儿还得去资助者家里。不能耗得太晚,赶紧拎着大包小包去找公交车。

事实上,得到这个入学资格,除了经过一些必要的审查以外,其实资助方还添加有一些附加要求。虽然在钟栀看来,并不能称之为要求,但它确实加入在钟栀的入学条款中。

比如,她进入南五中后不住宿舍,必须住到资助方的家里,负责陪资助方的孩子读书。

陪孩子读书对钟栀来说算都不算事。她上高中以后家里就不给她出学费了。为了赚学费,每年暑假钟栀都会给镇上的孩子补习。虽然才十七岁,已经有两年的补课经历。钟栀自认在教小孩子上很有方法。只要资助方家的孩子不是棒槌,她都自信能给他的各科成绩都提到及格线以上。

天边的太阳已经落山,街道上有不少学生三三两两的结伴。

钟栀拖着行礼,哼哧哼哧地往公交车站走。

来之前,资助方已经将很多注意事项发给了她。其中就包括资助方的家庭住址。钟栀进城之前已经查过怎么在大城市乘坐公交车,也查过去资助方家的公交路线。虽然不是很熟练,但问过几个人后,钟栀成功坐上公交车。

钟栀有些高兴,这表示她迈出适应城市生活的第一步。

放学的时间已经很晚了。

南五中是五点半,钟栀因为不熟悉路耽误一会儿,抵达资助方家缩在的的小区时候已经六点半。彤云布满西天,夜鸦归巢,小区里茂密的树木为夜色染上一层阴森。

一阵风疾驰而过,草木沙沙作响。

钟栀拖行李拖了一身汗。风一吹,她没忍住打了个喷嚏。傍晚骤降的温度,空气中清甜的泥土混合草木的清香。

搓了搓胳膊,钟栀仰头看着眼前的三层小楼,有点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门关着,院子门是开着的。

没看到人,但灯是亮的。

……叫她过来陪伴小孩子读书,应该是可以叫门的吧?钟栀有点犹豫,她虽然得到了允许住进这里,但这里毕竟不是她家。主人没有出来明确告诉她可以搬进去,她就不敢贸然闯入。

又在外面站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人发现她。

不然还是叫门吧?

钟栀没有过跟有钱人打交道的经历。但听过很多传说。知道有钱人的脾气大多不怎么好,也不太看得起乡下人。她慢慢吐出一口气,心里警告自己不要胆怯,上前推了推铁门。

铁门咣当咣当的响,在寂静的环境下听着很吓人。钟栀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有点粗鲁,立马停止推门。隔着铁门,她试探地看了两句。没有人应声。

钟栀有点着急,她像只无头苍蝇在门口转。过了好久,她才发现有门铃。

她为自己的没见识感到羞愧,怕主人等太久,连忙去按了门铃。

门铃叮咚叮咚响了,房子里的人并没有出来。

她以为里面人没听见,又按了三下。门铃上才滋滋的一阵电流声,一道冷淡的男声传出来:“哪位?”

钟栀一喜,快速地组织语言,礼貌地将自己的来意说了。

门铃里的回音是一阵沉默。

钟栀以为里面的人没听懂,急忙解释:“是安女士的安排。我不是坏人。你可以问一下安明镜女士。我是她给她孩子安排的家庭老师。”

门铃里的人更沉默了。

“真的!”钟栀急的一脑门汗,就差手舞足蹈给里面的人笔画,“我还是南五中的学生,可以给你看学生证的!”

门铃里的人沉默许久才丢下一句:“等着。”

然后迅速挂断了通讯。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钟栀感觉听到了一丝不爽和烦躁。

她眨了眨眼睛,乖乖地站在门口等。一阵风吹过,钟栀的肚子发出一阵长鸣。晚上没吃饭,她胃里隐隐地疼。钟栀翻了下书包,把门卫大叔给的饼拿出来。就在院子的门口石阶上铺了一本书,坐下就开始啃饼。

鹅黄的路灯下,扑火的飞蛾绕着灯光热情地煽动翅膀飞舞。激烈地莽撞地撞到灯上,翅膀扑簌簌地掉落鳞粉。一边洒落鳞粉,一边继续往上撞。

钟栀吃着饼看那扑棱蛾子撞灯,莫名有种同病相怜的怜惜。

房子里,周沢拨通了母亲安女士的电话。

响了三声,接通了。

一道冷清的女声传出来,陈述语句:“这个时候打电话给我什么事。”

一听到安明镜的声音周沢的脸就绷住了。他抬头看向监控。监控中,一个土了吧唧的少女蹲在家门口,背着粉色的水兵月双肩包,大包小包的抱着一个不知道什么东西正在啃。周沢额角一抽,冷声质问:“你给我找了什么东西?家庭老师?”

电话那边沉默了一下。似乎没想起来,过了会儿才说:“那孩子已经到了?”

周沢的脸阴沉下来。

听出他心情不好,安明镜解释了一句:“你别闹脾气。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

“为我好?”周沢觉得可笑,独/裁的人连说话都这么好笑,“你们把我丢在南城,找一个乡下未成年给我当家庭教师就是为我好?”

“不是家庭教师,”安女士纠正,“是给你找个同龄的玩伴。”

“我不需要。”

“不,这里不需要你的意见。这件事已经定了,没有反悔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