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自由说话的张玉,此刻一言不发,只是直直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在他的认知里,并不是这样的。
他效忠的齐王殿下,对汉臣是很好的才对。
“你是不是从来没去过他们的养马场?”
朱橚看着一脸错愕的张玉,冰冷的提醒道。
张玉一听,这才恍然大悟。
曾经元朝还在的时候,元帝为了稳住有才能的汉臣,在都城地区并没有怎么迫害汉民。
给汉臣一种相对公平的错觉。
可在远离都城的地区,就各种迫害,各种等级制度。
譬如朱元璋出生的凤阳地区,就是张玉从来没见过的惨烈场景。
被赶出中原后,
他们也是背着汉臣各种边关掳掠。
可被掳掠去的汉民遭受迫害,沦为养马奴的场景,是汉臣永远也看不到的。
张玉看着眼前的一幕,再经过朱橚的提醒,瞬间明白了一切。
他效忠的就是个笑话罢了!
这一刻,
朱橚在张玉的眼睛里看到了恨。
此刻的他,对北元已经恨到了骨子里。
朱橚满意淡笑,这就对了。
下一瞬,张玉面向朱橚,单膝下跪:“殿下在。”
“从今往后,张玉誓死效忠殿下!”
朱橚扶起张玉:“世美,你要记住,你要效忠的是大明,是那一本《百家姓》!”
也就在此刻,外面传来了声音。
是原雁门关守卫军将士的声音。
“是赵夫子,快看,那最前面的是赵夫子。”
“好像,真的是赵夫子啊!”
“什么好像,本来就是。”
“......”
观察孔内,朱橚的眼里,
城墙的将士们看着对面一千同胞中,最前面的一位白发老人。
此刻的老人衣衫褴褛,脏乱不看,瘦骨嶙峋。
徐达见状后,忙问原雁门关守将:“怎么回事?”
而此刻,
他这才发现雁门关守将的眼里,已经有了泪光。
雁门关守将周将军道:“回大将军,那是末将的启蒙恩师,也是那些将士的启蒙恩师!”
“......”
徐达听后,这才明白了所有。
这位赵夫子是这边城地区的教书先生,德高望重。
他自己出钱办学,专门为小孩启蒙教学。
有慧根的,就算是为以后考科举打基础。
资质平庸的,也不至于成为一个名字都不会写的文盲。
有钱的收学费,没钱就免费,还颇有点有教无类的意思。
所以,他在当地很有声望,人人都尊称一声夫子。
不久前,他在关外村镇办学,然后就失踪了。
这才知道,他也被掳了去。
此刻,不少原雁门关守军都看向了徐达这位三军主帅。
眼神可以用祈求二字来形容。
他们并不知道蓝玉抓回来的俘虏,对整个战局的重要性。
他们只希望徐达答应换俘,
只要换俘,他们的老师能回来,那些被掳掠去的大明子民也都能回来了。
如果按照往常,徐达肯定答应了。
战场之,这是常有的事情,并不奇怪。
可现在不行,
不是徐达没有怜悯之心。
他看着受苦受难的同胞,比任何人都心痛。
毕竟,他以前也和这些人没什么两样。
作为一个淋过雨的人,又怎能不想给别人撑伞呢?
也就在此刻,
对汉语一知半解的的乃儿不花,虽然没有完全听懂城墙将士们的话。
但也听懂了‘夫子’二字。
从将士们的表现也能看出,这位硬骨头夫子对他们的重要性。
在乃儿不花眼里,他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被抓去之后,王保保欣赏他的才学,希望他做自己儿子的老师,教授汉家文化。
为他的儿子未来执掌中原打下基础。
可他却小看了这位读书人的骨气!
明说,死也不教!
王保保大怒,直接让这位白发老人去养马了!
干着苦力活,几次都快支撑不下去了。
他不怕死,
但深受汉家文化熏陶的他,想死在家里,想落叶归根。
他也知道,迟早朝廷会北伐,会来救他们的。
所以他强撑着,同时也鼓励年轻人撑下去。
他们坚信,朝廷会来救他们的。
现在,那位开局一个碗的皇帝不负众望,终于派人来救他们了。
“你,去城下说服徐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