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这么一种说法流传在民间,教家长“女孩子要富养,男孩子要穷养”。
无知的家长们觉得这种教育理论非常正确,女孩子要从小让她衣食无忧,零用钱给得足足的,要从小接触各类大品牌产品,以防长大后被花花世界迷了眼睛,陷入金钱陷阱,或者会沉迷于奢侈品中不能自拔。
男孩子,要让他从小懂得获得财富的难度,要从小限制消费,零花钱给得够用就行,也不要让他习惯用名牌,要学会简朴、节约。
潼浊听朋友说起这种教育方式的时候,不客气地说了一句:“这都是什么狗屁。”
听说这种从西方传入国内的教育理论,还是西方学者借鉴了中国古代的教育子女的方式总结出来的。
古代的中国,确实有讲究“女孩子富养”,但是并非是这么理解的。古代中国的女性嫁人之后,按照礼教关系,会很难回娘家探望。按照中国古代礼教规矩,女性回娘家的时间,只有春节、中秋这两个时段而已,而且还需要婆家的允许。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女性回家探望亲人的机会很少,如果嫁得比较远得话,已为人妇的女性隔几年能回一次娘家就不错了。甚至有些女性出嫁之后,一生都没有再回去探望过父母,唯一的一次回家,便是奔丧。而且丧母还不行,只能是丧父。
这并非是什么性别歧视,只是中国传统的礼教规矩而已。入赘的女婿一样是此种待遇。如果有从小就做好入赘打算的家里的老二、老三,一样是富养的。
“富养”是古代父母对于未来会嫁为人妇的女儿的一种疼爱,因为一旦嫁人之后,女孩子便基本也无法待在父母身边了,疼爱女儿的父母们自然从小就会在物质上给予她们更多的优待。
而且,女性不像男性一样可以去私塾读书。家里有自己办学的显贵家庭,女孩子在启蒙的年纪还能跟男孩一起去参加学堂教育,再大些便不成了。而古代女性需要接受的教育,并不比男性少,所以父母便会斥巨资请家教来培养女儿。古代的家教,可比学堂的学费贵多了。
为了女儿能嫁个像样的家庭,即便是穷苦人家,也会从小重视女儿的教养,富户人家就更不用说了。知书达理是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女孩还要学习绘画、理财、纺织、女红、服装设计等非常多的技术,不要小看了中国古代的妇女,她们比现代的女性掌握的知识更多。
只是穷人家的生活越来越差,有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庭,便很难继续这种礼教的传承了。但是在富裕人家,女孩子从小接受的培养,比男孩子只多不少。而到了清朝的时候,尤其是清朝末年民不聊生的年代,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就不太重视家里的女儿了。
现在人们聊起古代的女性地位时,童养媳都被人当作饱受迫害的女性。实际上,穷苦人家养不起女儿把她送去别人家做童养媳之后,婆家一样是要培养教育的。也不知道人们是怎么认为童养媳都是大丫鬟的,虽然也有这种情况出现,但是富裕阶层的童养媳都是养尊处优,而且婆家在教育上是下了大力气的。
为了让女儿出嫁后不受婆家欺侮,并且能够过得幸福富足,嫁女儿的时候,父母还会尽量给女儿准备丰厚的嫁妆。
这便是真正“富养女儿”的含义,无知的家长们全部都理解错了。
而且中国古代从来都没有“穷养儿子”的说法,只是家中的长子,要早早地参与家族事务而已,富人家穷人家都一样。穷人家的长子,早早便要参与务农了。至于什么让老二老三做苦力,培养长子读书的,都是些无知的家庭。
真正有传承的家庭,老大就算要读书,也得是边务农边读书。真正享福的,是老二老三之流,因为他们可能要被当成女儿,以后“嫁”去别人家。
长子无论是什么德行,是绝对不会入赘的,这是古代汉人固执的传承。哪怕老二老三比长子强出许多来,在古代也是无法取代长子的地位的。因为按照古代的法律与礼教制度,奉养父母养老的人,只能是长子。
所以古代对待家中的男孩女孩,礼教传承上虽然有教育偏向性,但是绝对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说法。现代人喜欢给自己找借口,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古代人头上去,喜欢这么做的人,估计自己家祖宗的棺材板都按不住了。
以现代人对“富养女儿、穷养儿子”这句话的理解,潼浊觉得不难想到被坚持这种理念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多数都是偏离了父母原本的期望的。过分骄纵女儿,肯定会让女儿产生某种性格缺陷。而从小给孩子灌输名牌概念,你指望孩子长大了对名牌不感冒?
傻的吧?从小吃穿用度都是名牌的孩子,长大只会陷入到追求奢侈品的狂热中去,怎么可能会对名牌奢侈品不感冒?抑制人的虚荣天性,是要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从小让孩子习惯名牌,这是什么奇葩做法?
别忘记,西方的学者们,是为资本家服务的。而西方资本家们,卖的不是产品,是品牌概念。西方的品牌概念跟古老中国的品牌概念可不一样。中国也有品牌概念,但是讲究的是手艺好、产品实用、价钱实惠。
西方的品牌概念,根本就与此相反。在西方人理念中,品牌是为了价格服务的,而价格当然是越高越好,这样的话,在产品质量与服务之外,品牌理论里面会掺杂多少杂质进去?
枷的问题有点不客气了,他犯了职业病,一瞬间把薇薇安当成自己的学生了。
薇薇安的父母,显然在抚养女儿的过程中,用了“富养”的概念。从薇薇安的言谈举止来看,这姑娘从小肯定是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中长大的,或者是跟着祖父辈的人长大的。这样的孩子通常会有一个通病,对人情世故不太敏感,说话做事大大咧咧的,经常会不经意就得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