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恭和平阳公主不奇怪韩仲良的决定,人生就是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最终也都会在自己的选择中得到百味果实。
细细想来,迄今为止,霍弘没有依附于朝中任何一个或大或小的集团,甚至是某一个强有力的靠山。
包括早年相识的武功显著的李孝恭和李靖,没有在政治上依托于二人,冯盎再就不用提及。
初期结识阚棱、王雄诞,举荐的刘仁轨、苏定方、马周皆已小有名望与地位。
裴寂等人如同黄昏的太阳,眼看着属于他们的时代将终结。
而房谋杜断、王珪魏征等人,能划入开国元勋的行列,属中流人物,并不能算作年轻一代。
马周几人才是大唐年轻文武官员中,目前为止十分鲜明的领军人物,尚未有人超越。
科举制度上榜为官的青年不是没有,只是他们和马周几人相比,真真切切的天壤之别。
更小一代的少年郎中,王玄策与刘仁愿虽只为小小的正九品下的官身,却已让无数子弟汗颜。高智周五人亦是即将为官。
这个小小的阵营,与其尖端位置的霍弘的年岁一般幼小,可谁都得说一句前途不可限量。
如今江南灭族案虎头蛇尾的结束,世家勋贵定然会有刁难,可大的风波已经结束,只有政治上的博弈。
今天马蹄铁又横空出世,高智周五人的入仕之径不再坚硬如铁,霍弘为首的小阵营又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脑海中极速过了一遍利害得失,韩仲良便有了这样的选择。
而话题的主人公韩瑗遇见人生的促然折转,还没来得及好生感叹一下,就被弘文馆中有过几面之缘的刘仁愿拉去认识高智周几人,渐渐融入几人之中。
“霍侯,工部的位子都是满的,吏部一关亦是难过。”留心儿子的韩仲良非常满意刘仁愿几人的友好,却不免担心,说担忧时也没有避讳李孝恭和平阳公主。
“我觉得民部尚书该换换了!”霍弘的小脸红扑扑的,为吃到准备了半夜的烧烤入口而欣喜不已。
韩仲良接过烤肉串时苦笑不得,我这正说前凸呢!你咋跑去关注后翘了?关注的点是不是歪楼?
“我听过这么一句话——真正的猎人往往是以猎物的姿态出现!猎人与猎物!二者之间的关系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反转。”霍弘摇头晃脑的说着说着倒在了地上,因为李孝恭最见不得这家伙一本正经的嘚瑟样。
霍弘不高兴,其他人也没几个特别高兴的,太子与齐王在狩猎上输给了秦王,陛下不高兴手足暗箭相攻,朝中重臣不高兴灭族案的结局。
一场狩猎在异常尴尬的氛围中就此结束。
世家勋贵与霍弘之间的争斗开始从明面上的波涛汹涌向暗中博弈转变。
太子与秦王的争锋相对进一步演化到了火花四射的地步。
久久不能平息心境乃至于痛不欲生的平阳公主躲进了九仁医院当中。
霍弘思虑起韩仲良所述的困难——入仕!
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靠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导致的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
汉武帝时开始实施察举制,分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世家大族与士族地主的垄断时期。
随着世族门阀的衰落与庶族地主的崛起,诞生了科举制,宋元时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录取名额大增。
明清八股文取士,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限制,只不过是为君主专权培养忠顺奴才。
纵观历史长河,大唐的强盛并不是偶然,而是它采用了一套较为完善、开明的选人制度。
大唐取官方式有三,分别是科举考试制度、荫庇制和“胥吏升迁”制,这三种制度相辅相成,并没有一种制度占到主导地位,这也为大唐选拔一些出色的官吏提供了比较好的制度保障。
荫庇制因为墨家等隐世百家的缘端,如今只剩下了空名。
科举制的考核是定期的,胥吏升迁从来不是霍弘考虑的途径。
那么,就只剩下特事特办的皇帝下旨的这一条途径。
“马准备好了吗?”霍弘理清了思绪,长舒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