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九章 涨俸禄(1 / 2)我在大明改稻为桑首页

士绅阶级享受特殊的赋役优免政策在明初时便有,但那时只是免除了“劳役和徭役”,在纳税方面优惠并不大,但到了后面的万历朝时,就有了巨大的飞跃,当时规定:

“现任甲科京官一品免田一万亩,以下递减,八品免田两千七百亩;外官减半;致仕免本品十分之六;未仕进士优免田最高可达三千三百五十亩,未仕举人优免田一千二百亩;生员、监生八十亩。”

一个还未入仕的举人都有一千二百亩粮田的免税额度,而同时期的在职官员有八万人之多!

按明实录记载,宣德年间的耕地为四百一十万顷左右,合计四亿一千两百万亩田地。

不夸张的说,如果在职官员和还未入仕的举人、生元和监生把他们的免税额度都用起来,那整个大明朝的田地都不用缴税!

因此朱厚熜改革的第一只手就砸在了这些不纳税的士绅头上,不论官职大小,只有三十亩的免税额度,其它的田地都要缴税。之所以还给他们留下三十亩的免税额度,就是免得他们狗急跳墙,三十亩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恰好够一家人的耕种之用。

当然,朱厚熜也知道拥有土地最多的不是士绅而是那些藩王,但眼下他还不敢拿这帮人开刀,毕竟他才刚登上皇位,皇位都还没焐热呢!

改革都是先易后难,逐步向深水区推进,没见谁一上来就死磕硬骨头,把牙都崩掉了还怎么吃肉呢?

桂萼私底下就曾估算过,仅此一项每年就能增加五百多万两银子的税收。

五百万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去年户部的岁收也就才九百多万两银子。

只能说明代的赋税制度太坑了,剑桥中国史就曾归纳明朝的兴亡得失,一是畸形的财政制度,二是流氓化的文官体制!

拥有大量土地的士绅阶级不纳税,财政压力全部落到了穷苦的老百姓身上,结果就是满清的八旗兵还没打进山海关,李自成的闯军就打进了北京城!

明代的另一漏税大户则是那些大商人,托八八爷的福,明朝三十税一的商税就没变过,甚至于到后面还减少了,文官们给出的理由是不要与民争利,只能说那帮商人给的太多了,文官们觉得这件事要是办不好都不够意思!

朱厚熜现在还不想谈及商税改革的事,这件事得等到了夏言回来再说。

“杨阁老有什么意见?”朱厚熜问道。

杨廷和都没怎么看手里面的奏疏,用后世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他“躺平“了。

“臣没有意见!”杨廷和淡淡道,然后闭目养神。

对于杨廷和的“躺平”,朱厚熜是喜闻乐见的,要是杨廷和再“艰苦奋斗”下去,指不定得给他找多少麻烦呢!

朱厚熜把目光望向孙交。

孙交本想让杨廷和来当恶人,可谁知杨廷和就这样同意了,没办法他只好苦着脸道,“皇上,这个奏疏里的内容实在是太激进了,要是实施下去,指不定会激起多少民怨呢!”

朱厚熜闻言一挑眉,朕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朕,到底是激起民怨还是激起官怨,你心里没点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