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到2014年,克洛普带领的多特蒙德在欧洲足坛刮起了一阵青春风暴,虽然这批球员相继离去,多特蒙德的实力也出现了下滑,但克洛普那支球队的高位逼抢,前场球员高速率的穿切配合都给球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位逼抢靠的是球员的体能和积极性,这方面的东西大家都好理解,但前场的配合是需要球员们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和高强度下合理做出动作的能力,而克洛普是如何把这些年轻球员训练出这样的能力的,成了整个足坛都感兴趣的话题。
而这个话题在一部多特蒙德纪录片里找到了答案。
多特蒙德发明了一套被称为“足球机器人”的训练设备,这套训练设备看上去就像个笼子,长宽各约15米,四壁中央各有上下两个发球机,发球机两侧是8个目标方块。教练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设置训练次数、发球方向、球速球高,站在笼子中间的队员可依据教练的指示,短时间内大量重复练习某一个技术动作。
进行训练的球员可以在20分钟时间内练习超过200次触球,其中就包括了停球、传球等动作,同时传球目标是随机的,球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并完成调整传球,这种训练非常贴近实战,所以也有球队开始效仿多特蒙德的“足球机器人”制作类似的训练设备。
沃尔夫为周振准备的训练方法就是这个,不过柏林联合B队可没有这种装备,别说B队了,就是一线队也没有,这一套设备造价在100万欧元左右,柏林联合这种小球队显然不会把钱花在这种地方。
既然没钱,那就靠人了,沃尔夫招了几名在U17梯队表现优秀的小将加入到了训练中,几名小将非常兴奋,就像朝思暮想晋升一线队的B队球员一样,这些小伙子对于来到B队训练也是憧憬已久。
沃尔夫并没有一开始就把这群小家伙和周振拉到一起进行训练,他们还是和其他球员一起训练,毕竟这些球员不是来做苦力的,他们都是U17优秀的球员,也许这一次他们不会留在B队基地,但一年或许两年后都会成为沃尔夫的子弟兵,现在的训练可以算提前的考察。
常规训练结束,大部分球员离开了训练基地,属于周振的特训开始了。
沃尔夫将周振和几名U17年轻球员叫到了身前。
“小伙子们,我需要你们的帮助。”沃尔夫说道这里指了指周振,“周需要通过特训来改正一些踢球习惯,你们需要作为传球点和接球点参加本次特训。”
听到这里,这些U17的小伙子互相看了看,然后看向沃尔夫,纷纷点了点头。
沃尔夫得到答复后,开始为大家讲解具体的训练内容:“我需要你们6个围成一个圈,周会站在圆心的中间,你们和周的距离大概在7、8米左右,我会给你们三个球,你们依次将球传给他,而我会在你们传球的瞬间喊出你们的号码,周振会根据我喊的号码给你们传球,你们先适应一下,我们慢慢加速。”
训练开始,周振站在了大伙儿中间,开始接球、传球,传了几分钟后,大家都熟悉了训练的方式,便在沃尔夫的指挥下开始加快节奏。
“果然没有对抗这小子就不会失误。”
沃尔夫贴着草坪踢了一脚,心中感叹道。
沃尔夫知道自己已经把传接球的节奏加快到实战级别,甚至可以说是德乙实战的级别,但周振依然可以从容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