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章 长安局势(1 / 2)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首页

董卓被吕布刺死在皇宫北掖门,朝廷又收降了董越手下的长安城防军,诛董联盟取得了长安城和朝廷中枢的控制权,汉帝刘协也摆脱了董卓集团的控制,众文武大臣脱离董卓恐怖统治。

汉帝刘协非常高兴,在随后的大朝会上任命王允录尚书事,吕布晋升为勇武将军,二人共同主持朝政。杨彪,董承,伏完,马日磾,黄琬,士孙瑞,何颙,郑泰,李肃,华歆,秦谊,陈卫十二人官升三级,俸禄翻薪。凡是参入行动的人均获得提升,加官进爵,又命令皇甫嵩带兵攻打郿坞,董旻率军在坞堡坚持抵抗。皇甫嵩领军猛攻郿坞,众士兵众将领长期生活将在董卓血腥威压之下早就受够了,唯有将董卓家人斩尽杀绝方能一泄心头之恨,万众一心,齐心协力终于将坞堡防御撕开一个口子,这时吕布率并州军增援,堡内士兵知道吕布武勇,选择放弃抵抗纷纷跪地企降。

董旻见大势已去,正转身欲逃被皇甫嵩追上斩于马下,大军继续冲杀将董卓全族男女老少杀得一干二净一个不剩,亲信部将十余人当场被杀,唯独不见董卓帐下第一谋士,鸩杀少帝的罪魁祸首李儒的身影,另外许多董卓麾下在外任职亲信部领的家属也尽数遭到屠戮,他们是自愿,或是被迫将家眷留在坞堡当中生活,这次全部遭了殃。此举日后成为西凉军从各地汇聚联合在一起的引子,又一次引发长安城的动荡。

随着董卓的身死和他留在长安的势力被肃清,长安城落入诛董联盟手中。董卓的死讯自皇宫中传出,长安城里的民众都高呼万岁,百姓在路上载歌载舞,许多人把家中仅有的钱财拿去换成酒肉来庆祝,更有大胆好事者拿着董卓尸体点天灯。董卓做梦都没想到他死了,尸首还不被人放过,真是应那句那首诗:自行不义必白毙;郿坞追魂凭李肃,宫门取命有温侯。奸雄亡于戈矛下,身作天灯死不休。

随着长安局势的稳定,朝廷短暂的恢复宁静,王允逐步掌握朝中权力,又有吕布作为后盾,逐渐在联盟中一家独大,开始暴露出他的野心。因此原本因利益纠葛联合在一起的诛卓联盟内部发生分歧,产生裂痕,最后直接解散。司徒王允掌握权柄后,以录尚书事发号政令,用追究前罪过失之名将以何颙和郑泰为首的西凉派罢官驱逐出朝堂,李肃,董承等西凉将领低调做人,在朝会之上从不会忤逆王允的决定,故而得以继续留在朝堂之中做官领兵。

王允在前董卓时期极力周旋,使汉帝少受不小的窝囊气,此次又费心劳力设计除去董卓,加之王允少年之时风评极好,刘协对他极为信任和恩宠,朝廷大事尽由其做主。王允剪除了政敌和忤逆他的朝臣,他志得意满,行事毫无顾忌,排除异己,提拔亲信,他开始体会到了权力带来的乐趣,渐渐迷失了自我,忘记初心。

王允原本出身太原王氏的旁系,他天资聪颖,独具慧质,深受长辈们的喜爱和赏识。王允自幼儿时起意气非凡,立志长大后入朝要如伊尹、霍光;入将要似卫青,霍去病。为了实现这一志向和目标,王允时时刻刻注意自身素质的修养。虽他出生豪门,但他并不贪恋奢华舒适的生活,而是充分利用家里的优越条件,饱读诗书和广阅经传。年至十七八,王允便已成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才子,令远近文人学子都对其刮目相看,习文阅经之余,王允坚持习武强身,经过长久的文修武练,渐渐成为文韬武略的全才。为官地方时,他是为民作主,不畏强暴的好父母官。为上官下属时,王允是一心一意,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将领兵时,他集思广益,周密部署,身先士卒,大显身手。这时候的王允还是一身正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官尽忠职守,奉公守法,颇具君子的风范和气节。

王允作为诛杀国贼的首要功臣,王允自然少不了朝廷的奖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他开始骄傲自满,居功自傲,打击异己,无容人之量,朝议之时乾纲独断,固执己见,不似从前那般推心置腹,谦和恭让。

昔日董卓部将李确郭汜得知董卓死讯后,上书朝廷请求赦免前罪,准许其领兵继续镇守大散关,随后许多董卓旧将上书汉帝请求朝廷免除他们的罪责,允其戴罪立功,镇守各方。刘协将这些奏书交王允全权外理,王允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这些董卓旧将不足为虑,一群丧家之犬不足为惧,要求李确郭汜交出兵权,兵马由朝廷派人接手统领,尽缚双手至长安请罪,语气强横言辞激烈。对于其他人的请愿奏书王允的回复,依旧是交出兵权,到长安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