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吃不上饭了(1w)
魔都华商总会成立当晚的舞会晚宴中,朱传仁很低调的将自己隐藏在人群中,他既没有带女伴下舞池,也没有时常跟人碰杯,就一个人坐在那,手里端着香槟杯,看着眼前的光怪陆离。
反而是被他弄进来的朱老五,端着酒杯不停游走在宾客之间,跟谁都能聊两句,聊到兴处还会干一杯。
“亲爱的朱,好久没见了!”
朱传仁扭过头,就见海伦挽着马里斯款款走来。
马里斯现在可是工部局总董,不过此人的爱好并不在工作上,他更喜欢玩,魔都所有能上点档次的舞会酒会,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好久没见了,总董阁下~”
“oh~我亲爱的朱,这个称呼我可不喜欢。”马里斯故作不满,走过来坐在朱传仁旁边。
“这是一种调侃,戈登。”
“哈,好吧,你抓住我了~”
海伦上前跟朱传仁抱了一下,她在四年前结婚,还生了个女儿,不过丈夫已经回国了,虽然名义上没有离婚,但也跟离婚没什么两样。
“你的婚后生活还愉快吗?”朱传仁问。
“别提这个~”海伦拍了他一下,坐在另一边。
“哈~你们兄妹俩,真的是.”
朱传仁被他们的性格整的很是服气。
“聊点正经的,亲爱的朱,有一桩大买卖,不知道伱有没有兴趣。”
“只要是能挣钱的事情,我都感兴趣,戈登,说吧。”
“好吧,我就知道,算我问了个无聊的问题,你知道的,现在全球经济大萧条,英国尤为严重。”
朱传仁摊开手:
“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你知道吗?不列颠本土已经吃不上饭了”
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可是上过教科书的,朱传仁很荣幸的赶上了,也很庆幸自己没有受到太大波及,因为整个远东算是大萧条期间的一盏明灯。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解决不了的基本矛盾。
这场大萧条是从丑国诞生的,也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
在历经10年的大牛市后,丑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
一周之内,丑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
当时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丑国往地狱里冲!”
1929年10月的那次股市暴跌,当时不论是丑国的股市投资者,还是世界上其他的股市投资人绝对不会想到的是,1929年9月3日是股票平均价格最高的一天。
股市大崩溃以后,要等待整整25个春秋,股价才恢复到1929年的最高水平。
1929年10月的最后10天,集中了证券史上一连串著名的日子。
10月2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市即遭大笔抛售,全天抛售量高达600多万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动记录器到收盘1小时40分后才记录完最后一笔交易。
10月23日,形势继续恶化,《纽约时报》指数下跌31点。
10月24日,这一天是股市灾难的开始,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
早晨刚刚开市,股价就如决堤之水轰然下泄,人们纷纷脱手股票,全天换手1289.5万股。
纽约数家主要银行迅速组成“救市基金“,纽约证券交易所总裁理查德·韦尼亲自购入股票,希望力挽狂澜,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0月25日,胡弗发表文告说:“丑国的基本企业,即商品的生产与分配,是立足于健全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力图以此刺激新一轮投资。
然而,过了一个周末,一切挽救股市的努力都白费了。
10月28日,史称“黑色星期一“。
当天,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9点,道琼斯指数狂泻38.33点,日跌幅达13%,这一天,已经没有人再出面救市。
10月29日,最黑暗的一天到来了。
早晨10点钟,纽约证券交易所刚刚开市,猛烈的抛单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人人都在不计价格地抛售,经纪人被团团围住,交易大厅一片混乱。
道·琼斯指数一泻千里,至此,股价指数已从最高点386点跌至298点,跌幅达22%,《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1点。
当天收市,股市创造了1641万股成交的历史最高纪录。
一名交易员将这一天形容为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
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11月,股市跌势不止,滑至198点,跌幅高达48%。
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这相当于丑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
道琼斯指数从9月3日到12月20日股指,下跌近40%;
至1932年年终指数下跌了84%,市值损失超过 70%;
再次回到1929年时股指的高点已是25年以后的事了。
这次股灾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丑国股市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同时,股灾链锁反应引发经济危机,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有组织的抵抗纷纷来临。
从1929年到1933年这三年中,有5000家银行倒闭,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汽车工业下降了95%。
1929年,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量从1929年的550万辆下降到了1931年的250万辆。
到1933年,工业总产量和国民收入暴跌了将近一半。
经济水平倒退10年,从1929年第四季到1933年第一季,连续出现了14个季度的经济负增长,累计负增长为-68.56%。
股市崩溃的1929年,失业率为2.5%,之后失业率迅速上升,到1933年达到创记录的25%,这意味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失业。
与此前几次小型危机不同的是,1929年的经济危机很快从丑国蔓延到其他工业化国家。
世界国际贸易从1929年的686亿美元下降到1930年的556亿美元、1931年的397亿美元、1932年的269亿美元和1933年的242亿美元。
在“大萧条“中,企业破产109371家,重工业生产的缩减尤为严重,作为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标志的钢铁、汽车和建筑等行业的衰退更是明显。
丑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的人无法维持生计(1100万户农村人口未计在内),流浪人口达200万。
仅纽约一地1931年一年中记录在案的倒毙街头的案件就有2000余起。
这一时期出生的儿童身材矮小,后来被称作“萧条的一代“。
危机期间,一方面生产过剩,消费紧缩,导致商品积压;另一方面普通美国人却缺衣少食,生活日益贫困。
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进河海,使这条河变成“银河“。
由于人们普遍对未来缺乏信心,导致社会道德进一步沦丧,盗窃、斗殴、凶杀案件层出不穷。
罗丝拂就职之日,胡弗送给他一句话:“我们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
从1929年到1933年,丑国国民生产总值从2036亿美元降为1415亿美元,降幅高达30%。
银行系统首当其冲,破产数高达10500家,占全部银行的49%。
1933年以后,丑国经济进入长时间的所谓“特种萧条“时期。
尽管有“新政“等缓和危机的措施,丑国经济仍然复苏乏力,一直到第二次大战爆发以后的1941年,丑国国民生产总值才超过危机前的1929年。
回顾这场经济危机,其实在那个号称“疯狂的20年代”,已经暗暗埋下了种子。
1920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站后首次经济危机。
危机过后,丑国经济在股票、债券等“经济泡沫”的影响下迅速增长,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奇迹。
从1923年直到1929年秋天,每年的生产率增长幅度达4%。
与此同时,整个丑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
虽然清教徒传统的价值观念仍在农村中流行,但在城市中的主导道德观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发财致富成了人们最大的梦想,投机活动备受青睐,有组织的犯罪活动以及享乐之风盛行。
相当一部分人终日沉醉于物质享乐之中,而精神生活则体现出浮躁和粗鄙,以至于许多丑国历史学家把这时的丑国称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或“疯狂的20年代”。
上个世纪20年代的繁荣虽然造就了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这一繁荣本身却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
首先是丑国农业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农村购买力不足。
1919年时农场主的收入占全部国民收入的16%,而在1929年只占全部国民收入的8.8%,农场主纷纷破产。
此时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收入的1/3左右。
其次,是丑国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极端不均衡。
工业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新兴工业部门,而采矿、造船等老工业部门都开工不足,纺织、皮革等行业还出现了减产危机,大批工人因此而失业。
这一时期兼并之风盛行,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全丑最大的16家财阀控制了整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53%,全国1/3的国民收入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占有;
另一方面,约60%的丑国家庭的生活水平还挣扎在仅够温饱的每年2000美元水平上下。
更为严重的是,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
此外,国际收支中的潜在危机也加深了丑国经济的潜在危机。
丑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力同供应大大超过国内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这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大危机的到来。
1929年10月24日,是丑国证券史上永远难忘的日子。
纽约证交所的1100名会员几乎全都到场,比平日多出300多人。
一开市,交易员们发疯了似地来回奔跑,但还是赶不上股价下跌的速度。
在短短的几分钟里,160万股被抛出,好股坏股无一幸免。
由于及时传递行情在技术上办不到而使风潮进一步加剧。
通过电报和电话来传递信息过度频繁,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以至互通消息被推迟一个多小时。
因此,巴尔的摩10时30分发出的指令,要到11时30分才在华尔街电传打字机上显示出来。结果大家都惊恐万状。
很多人被迫、自动出售几大捆股票,这些股票已贬值一半或2/3,但没有物色到一个有足够胆量去接受这批可靠财富的人。
这批财富是别人忍痛出售的。
到12时,损失已高达60亿美元,并已有两位银行家和一位经纪人因破产而自杀身亡!
下午1点30分,一个满脸傲气、神清沮丧的人匆匆进入华尔街23号大楼。
他就是查尔斯·米歇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银行一“国家城市银行”的总裁。
面对雪崩一般的股市暴跌,查尔斯·米歇尔迅速联络一些大银行家一起,织起了一个金融“联营”拼命地买进股票,想阻止疯狂的下跌。
那天下午,尽管他们不借花费数百万美元买进交易所的股票,结果也只是略微收住了一点急剧下跌的势头。
而以往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只需花不多的美元买下一部分股票就可以缓解跌势,然而这一次却失灵了,数百万美元在1929年是个巨大的数目,却如泥牛入海。
后来指示牌上亮出结帐数目:仅仅一个下午,卖出的股票比往常增加3倍,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关门后的4个小时,报纸报道了惊人的消息:当天成交了12894650股股票。
这就是人们后来所称的“悲惨星期四”。
大家都确信,是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并为25日交易所良好的运转感到欢欣鼓舞。
但是,26日、28日和29日的再次下跌,使这场股市暴跌危机达到了顶点。
1929年10月29日,星期二,上午10时,华尔街交易所开门。
在刚开张的头3分钟,美国钢铁公司的65万股股票准备出售,每股179美元,却找不到一个买主,而24日开价曾是205美元!
丑国钢铁公司股票的下跌,为行情暴跌开了个头。
威斯汀公司的股票每分钟下跌2美元,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的股票一刻钟下跌17美元。
到10时30分,出售了3259800股股票,亏损达20亿美元。
从9月初到11月中旬,纽约交易所的股票市价总值损失了300亿美元。
然而,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股市的崩溃带来丑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大萧条、大危机,使美国经济处于瘫痪状态。
用居民的个人存款去搞股票投机的银行纷纷倒闭:1929年659家,1930年1352家、1931年2294家。
国民收入总值从1929年的880亿元下降到1932年至1933年中的400亿美元。
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从1929年9月的最高点452点跌到1932年7月8日的58点。
著名的通用电器股从最高的396元跌到8美元。
股票和各种债券的面值总共下跌了90%。
无数“百万富翁”倾家荡产,一些失去生存希望的人终于走上了绝路。
在丑国历史上,没有哪次事件像1929年大崩盘那样带给人们如此持久的忧虑,甚至是在1929年以后出生的人都为之忧心忡忡,就连他们的孩子也都谈之色变。
每次回想起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丑国人仍然会惊魂不定。
这是有史以来最恶劣的一次集体恐惧,几百万人因此不再买股票,不再以过去的方式获利。
很多人的思想深处潜伏着这样的想法:股市将出现另一次崩盘,它将吞噬人们毕生的积蓄,买股票的傻瓜将在街上流浪,穿着破毡,睡在游民中心,吃着冷豆子,在街上叫卖苹果和铅笔。
在为期大约10年的大萧条期间,货币稀缺,工作更稀缺。
商店破产,员工失去工作和薪水,这意味着他们无力购买任何东西,所以更多的商店破产,更多的员工失去薪水。
经济陷入一种紧张的状态,公司无法盈利。
一旦公司无法盈利,股价就会下滑,并且停滞不前。
大多数历史学家会告诉你,虽然1929年大崩盘经常被认为是大萧条的原因,但大萧条其实不是1929年大崩盘造成的。
那时,只有极少数丑国人拥有股票,绝大多数人在大崩盘中没有丧失一分一厘。
所以,股灾只是一个重要的催化因素,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其实是:体制问题。
准确地说,是资本主义出现从那一天起,就存在一个根本的问题:购买力不足。
按照一个经济学等式:利润=商品售价-工资-其他成本,即可以倒推回来商品售价=利润+工资+其他成本。这个等式对任何企业都适用。
实际上,“其他成本”一项就是其他企业制造的商品。
所以把所有企业放到一起讨论的时候,有商品售价=利润+工资。
这说明,如果所有的生产都放在资本主义化的企业里进行,必然存在一个问题:工资买不光所有商品,必须利润也加入购买,产销才能平衡。
这会带来第二个推论:消费倾向递减原理。
虽然说赚钱多的人花钱也多,但从比例来看,月薪2000块的人必然花光收入,6000块的人最多攒一两千元,月薪十万的时候,可以每月攒几万存款。
等到月入百万,虽然奢侈品消费已经不少,但占总收入的比例可能也就是两三成。
收入更高的人,往往消费就要停滞了。
在物质享受上,世界首富未必和一个国内大房产商拉开明显差距。
这咋一看是好事,有钱人不消费,多好啊,为社会节约资源。
但是,这和第一点放在一起看,问题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