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章 移民路下(1 / 2)美洲日不落首页

第89章 移民路下

呜……呜……

随着码头上的一声笛响,十几艘挂着英国国旗的海船缓缓驶离江户港,港口上,几名被胡均定安排在驻江户公馆的汉国官员,正在朝船上的人招手。

向他们表达这一路祝福!!

不多时,十几艘移民船就消失在了江户港内,朝着大洋驶去……

而在三天后,第二批移民船也会抵达江户港,在修整几日后,也会和第一批十几艘移民船一样,踏上去往美洲遥远的旅途。

等到第二批离开后,第三批移民船队,也是最后一个船队,也就将在两天后到达江户港,然后也会在三天后离开……

三批次船队,就像商量好了一样,前脚刚走,后脚就来。

就像一个准时发车的火车,准时准点的出发,最终相会于北美。

这也是胡均定一开始就要求的,要把移民做成一个精密运转的机器,就像本土的轨道马车一样,什么时候上车,什么时候下车,乃至什么时候到站,都要有一个完整都时间表。

茫茫大海上,十几艘打着英国米字旗,带着数千移民的庞大的船队,正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行驶。

天上的太阳高悬,下方的船队在辽阔无边的海面上起伏,就像骑在烈马上的勇士,无时无刻不在驯服着身下的烈马!!

而这个烈马,叫太平洋!!

嘎嘎……嘎嘎……

熟悉的海鸥声从船队的不远处传来,站在甲板上看海的内陆移民,就像看到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互相窃窃私语的讨论着。

“李大头,你看头上那些鸟,像不像大雁?”李张氏站在甲板上,对身旁的丈夫李大头指着头上的海鸥说道,从未见过海鸥的她,只能拿曾经看到过几次,但看不太清的大雁作为海鸥的代名词。

“什么大雁,那叫海鸥。”从船上那些兵差爷那得到点有关大海消息的李大头,有些不屑的对没有见过世面的妻子李张氏反驳道,语气中充满了高傲,好似他知道天上的飞鸟叫海鸥,是个了不得的大事一样。

“嘿……李大头,你是不是吃多了,还是船上哪个骚狐狸把你迷住了,敢这么和老娘说话。”李张氏看着李大头那神气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随即撒泼道。

“伱人怎么这样,怎么到船上,还这么没有规矩。”看到甲板上的其他人,都朝他们看来,李大头有些不好意思的对李张氏说道,“你……你以后说话小点声,对了,以后还要学字,学文化,做个文明人。”李大头对李张氏教育道,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在船上受了随行移民官员的教育。

“你……”李张氏还没有说完,就被李大头拉进了船里。

早在出发前,以及出发后,船上就带着不少老师,这些人的职责就是在船上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尽可能教会这些移民,基本的文化,基本上每天都有几节课……

这几节课主要就是,文字,基础数学,卫生,以及爱国教育。

所谓文字还好理解,但是这个文字和普通的认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加入了刘鹏在移民船队出发前,添加是拼音教育。

作为来自后世的刘鹏,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比他更明白声调的重要性,而在此时的神州,尤其是偏远地区,十里不同音,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哪怕是在城市地区也是如此,老百姓,乃至达官显贵,操着各地的方言,互相交流。

这在地方上,当然没有问题,但一但普及到全国,就会出现很大的麻烦,虽然各朝各代,都有特定的官话。

如唐宋时的洛阳雅言,明朝时期的官话,根本就是拿南京话作为标准,而到了清朝开国初期,其实也是用南京官话为标准官话,但随着时间长了,出身北方的清朝,不可避免的在口音上偏向中原官话,或者说是北方官话,所以最后也就诞生了所谓北京官话,也就是后世普通话的前身。

但是直到现在,外地官员进京,依旧说的官话不是那么标准,尤其是地处偏远的地方更是如此,也因此出现了一个笑话,那就是接见外地来的大臣时,竟然需要翻译。

自己国家内部交流,竟然需要翻译,这是何等搞笑的事情。

有鉴于此,刘鹏对于口音的重视,也就提高到了一种国家基本国策的程度,在建国前颁布以后世普通话为标准的拼音,建国后,文化部更是发表了讲国语,容交流的口号。

在各地开办的学堂内,哪怕是在白人城镇,都要求,当地官员,哪怕是白人官员,也必须会讲国语,国语不达标者,不得录用。

当然,鉴于白人对汉语不通的问题,基本只要大致能够说完整一句话,就可以了。

而在人数更多的印第安人,更是宣传起了,说国语,取汉名,当汉国人的口号,引起了一番学习国语取汉名的热潮。

其中各种各样,百家姓上音译相同的姓氏被作为了起名字的基本方式。

就比如说这个部落,音译为龙泽部落,那就全部落,要么姓龙,要么姓泽。

再比如说一个印第安部落音译为山海,那就是在山海两个字当中取。

而这些主动改姓,学国语的姓氏的部落,也受到了汉国,尤其是刘衍这个汉国君主的表扬。

刘衍在召见汉国北部二十二个主要部落首领的时候曾说:

“我是华人,你们是印第安人,但我们有同样的血,共同的祖先,这是南美灭亡的印加古国的文字。”刘衍指着准备好的古印加象形文字对在场的部落首领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