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远东风云:东西伯利亚
“呼呼!!”
狂风卷过大地,露出稍露“头角”的嫩草。
“砰”的一声,一头驯鹿倒地,被路过的士兵拉走。
狂风呼啸,带着泥土的芳香,掠过升起的篝火,好似要把“它”干掉,但最终还是顽强的活了下来。
“这鬼天,一会暖,一会凉的,妈的,老子都感冒了!!”
裹着棉衣的士兵,烤着火,看着篝火上烤制的鹿腿,喉咙里发馋,但还是忍不住“咒骂”老天。
周围的也纷纷附和,毕竟这个鬼东西伯利亚的天气也太鬼了,白天暖,晚上温度降的贼快,听那些土人,据说现在还算是暖的,要是过几个月再来,不得冻成“孙子”。
(当地雅库特人)
罗风坐在石头上,烤着因为渡河“湿透”的衣服,一言不发,毕竟按照目前的进度,他们可有的受。
既然如此,现在抱怨,要抱怨到什么时候。
周围的人随后又谈起了当地的土人,谈起了那些充满“野性”的雅库特女人。
“我说,这帮雅库土人还真客气,上次我去那买鱼,好家伙,非得让我留一晚。”
“知道大晚上发生什么了吗??”
“好家伙,钻进来一个女人,老子又听不懂她说什么,叽里呱啦,最后钻进了被窝。”
一个去过附近土著部落的士兵“眉飞色舞”的描绘当时的场景。
周围的人人纷纷发出“猥琐的笑声”,不断的有人让他“细说”。
而那人也是大大咧咧,毫不知羞,直接了当的说着那些“欢乐”之事,最后吐出一句:
“有味道!!”
周围的人的脸上,露出了男人都懂的“笑容”。
唐风听了一会,摇了摇头,他对这种“风流事”,不感兴趣。
毕竟他已经结婚,要保持“贞洁”。
风呼啸而过,篝火闪动,周围烤火的人不由自主的紧了紧衣领。
唐风借着篝火,点燃了“公牛”烟,这种烟属于军队特供,主要提供给尉官,至于更上层的校官将官,那抽的就更好了。
呼出一口烟雾,唐风翻开随身携带的日记,他从十六岁开始,就有了写日记的习惯,每天如此,从不间断。
“划划!!”
因为钢笔被冻住,他只能用上面发的铅笔代替,红色的笔身,配合黑色的笔头,写出了今天的故事。
“我们目前所处的地方是一个叫勒拿河的河道,据说是下游,靠近一个叫贝加尔湖的地方,什么是贝加尔湖,我也不是很清楚。”
“直到今天有人提醒才知道,就是北海,苏武牧羊的那个北海。”
“清庭割让北海予沙俄,今我大汉收回,谁为正统,一目了然。”
写到这里,唐风看着远方的河道旁的青草,好似看到了当年苏武昔日牧羊场景,一时间好似穿越了时空一样。
思绪过后,随后笔走龙蛇,极为潦草的写着今天发生的事情:
“今天干掉了二百名俄军,夺取了一处碉堡,一路走来,凡是要害位置,都有俄国人的碉堡,可见在此地,俄人统治薄弱。”
“但考虑到此地气候多变,故而碉堡又是最划算的,没准日后,我大汉也得学俄国人这招。”
“按照我军的行军速度,估摸着很快就能拿下整个东西伯利亚,毕竟这块地方虽然大,但是大部分都是高山高原,不适宜耕种,内陆人口稀少,本来这种地形,光是行军,没有两个月根本走不到头,但好在有一条勒拿河,昔日俄人就是靠着河道,征服了这片辽阔的地区,我军未尝不可效仿!!”
唐风的笔下,“勾勒”出了汉国在东西伯利亚地区的蓝图。
当这篇数百字的日记写完之后,唐风意犹未尽,最后加上了一句:“伐俄事,尤未尽!!”
当日记本合上的时候,唐风看着已经走了大半,回帐篷中安眠的士兵,收拾了一下手中的东西,安排了一下半夜值班的岗次,最后钻进了防风的军帐。
寒风呼啸,月落阳升,七八个小时后,天亮了!!
从军帐走出的唐风接过警卫员递过来的牙杯,毛巾,就着分流的河水就洗漱起来。
像他这样的,大早上的还有不少,整个河道数百米的位置,都被占满了。
洗漱完毕,唐风收拾了一下加绒军装,喊了一声:
“通知各班开会!!”
“报告,我队,目前还有一百二十四人。”
一个军帐中,唐风听着队勤官的报数,点了点头,随后开口:
“按照上面给的命令,我部的要征召当地最少五百名土兵。”
“大家觉得哪些个部落好??”
听到唐风提起土兵,周围的人都有些回答不上来,毕竟这段时间与当地土著,最多的交流就是用巧克力和罐头换食盐,鲜肉等必需品,当然,也包括“特殊服务”。
对于征召那些土人部落,却是没有一点头绪,毕竟总不能刚把俄国佬打跑,就跑到人家部落里说:“你的,被征召了,跟着帝国军,好处大大滴!!”
看着周围人的“无语”,唐风也只能开口:
“告诉那些部落,现在我们已经取代了俄国人的地位,考虑到他们给俄国人上贡的习惯,我们不要他们的食物和宝贵的食盐,我们只要他们一部分人,数百人,死了,还发抚恤金……”
听到这话,底下的那些班长才“不情不愿”的接过这样的活。
而唐风也是没有办法,毕竟整个远征军就一万两千人,就算加上从兰芳召集的一部分辅助兵,也不可能完全控制如此巨大的东西伯利亚,再加上要和俄国人打仗,最后也只能“麻烦”那些土人了。
其实像第十五步兵队这样接到命令的部队很多,目前已经召集了三千名当地各族土人为汉军服务。
按照远征军司令部的计划,最少要有八千人,至今还差五千,所以,还需要“努力”。
而当周围的几个部落接到征召令后,一时掀起千层浪。
毕竟他们部落本来就人丁稀少,要不然也不会搞“渡种”那一套,现在要他们提供人力,可比提供物力,还要残酷。
但最终还是屈服了,一是因为“威慑”,二是因为“好处”。
按照汉国拟订的计划,凡是派遣兵丁加入民团的,按照人头,以及贡献,在战后多分土地,以及当地的“山头”。(土人组建的军队本来应该要叫仆从,或者协助,但考虑到尊严,所以改为民团)
这对于因为“资源”打来打去的部落来说,有着致命的诱惑。
原来俄国人不管,他们就打来打去,现在汉国人来了,“规矩”也来了,而在规矩确立之前,自然要多拿好处。
如此,哪怕“不情不愿”,最终还是凑齐了五百人,甚至还多了三十。
当唐风带着这五百三十个拿着俄制老旧武器,以及本部一百二十四人乘船向下一个碉堡打去时,在楚科奇半岛,一阵乱了季节的严寒,几乎淹没了整个大地。
………………………………………
寒风呼啸,白雪挂在树梢,地上半尺厚的积雪提醒着所有人,哪怕,现在是夏季,哪怕目前的气温有五度,但是这里是楚科奇,这个星球为数不多,最寒冷的地方。
一队大约三百名,用驯鹿拖拽大炮的队伍正在冰封的湖面上行走。
队伍前,是穿着兽皮,戴着绒帽的楚科奇向导。
向导告诉他们,今天的天气不错,虽然有些多变,在这个时节下了大雪,但这只是暂时的,过几天路面就会好走很多,他们也将迎来一年中,最暖的时候。
听着“叽里呱啦”的土语,营里的张营副看着周围的白色,怎么也无法把天气良好这四个字,和这样的场景,联系起来。
但是看着向导高兴且“不作假”的表情,又感觉可能是自己的标准和对方不一样。
事实上,楚科奇最寒冷的时候,甚至会达到零下七十度,基本上是不能在一起户外“撒尿”的。
现在这种虽然还是很冷,但能解衣的时节,对于楚科奇人来说,确实算是好时候了!!
对于楚科奇,远征军总共就派遣了两个营,一个是像这个营一样,深入内陆,宣扬大汉帝国的“统治”,一种就是就是攻陷当地俄国人所谓的城市阿纳德尔。
张营副估摸着应该已经攻下了,毕竟沿海地区早就被北冰洋舰队攻陷,所谓的城市,估摸着也就千八百号人,几百杆枪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