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这些人,有两个普遍的特点。
家里有地、在地方上有声望,另外跟官场多多少少有联系。
这些人甭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反正在乡下或者城市里看似平日里只要处理家族的一些事情,其他的啥也不干。
可实际上,这些人不仅兜里扎实得很,在当地的威望也相当高。
绝大多数时候,皇权不下乡这五个字,说的其实就是他们这些乡绅在当地已经形成自治了。
这些人无疑就是胡大老爷最好的销售对象了。
而稍微一琢磨这些人的喜好就能明白。
老男人嘛,一号吹牛逼二号看妹子。
看妹子的事儿,报纸暂时没法做到,可吹牛逼的事儿,报纸可以帮忙啊。
这不,时文板块,既要有那种“嘴替”形式的情绪引导文稿。
同样,也不能少了那种看似高端、用词格外讲究,逼格满满的“专业文”。
这些实际上一方面是在读者心中建立起专业、权威的形象,可另一方面,则是方便读者看了以后去装逼啊。
胡惟庸可太知道后世有多少人拿着自己在网上看的段子以及各种“没啥卵用”的知识吹得一塌糊涂了。
很幼稚?
但特么很爽啊!
而话本版块,那就更好说了。
谁还没个仗剑江湖或者大权在握的梦想来着?
在这个时代,好的话本,绝对比后世那些电视剧或者动漫更加有吸引力。
毕竟,画面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
对于这个时代的老男人来说,一部好的话本,那绝对是爱不释手的宝物啊。
追更、打赏、评论、转发……
这些简直不要太简单!
也正因为这两个方面胡惟庸下了大力气,因此,对于这两类的稿子,胡惟庸给与的奖励也最高。
甚至高到不少正在参与科举的士子都心动的地步了。
毕竟,名利双收不说,运气好还能名扬天下啊。
机会就摆在面前,管伱之前是什么身份呢,谁扛得住啊!
这不,就连方孝孺和解缙等人都开始心动了。
而在淮安城中,有一人叫罗贯中的读书人,知道这个消息后,也准备前往应天府。
他打算将他师傅施耐庵所写的话本小说《水浒传》投递到报社连载。
说起施耐庵,这也是位奇人!
很多人只知道他是《水浒传》的作者,可一般人哪里会知道。
他这人在元朝一路考到进士并做官也就算了。
《水浒传》里对于起兵造反这事儿,是不是说得特别真实、特别详细?
呵呵,一方面吧,人施耐庵在元末见识过这等乱象。
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这厮是真真正正的跟张士诚一起起兵造反过啊。
说白了,你当小说看?
丫那是人家自己的自传拿出来改改而已。
而眼下的罗贯中,不过是他培养出来的弟子罢了。
也就是说,实际上四大名著中有两本是这师徒俩写出来的。
这是一件何等牛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