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刚停,就收到东宫的谕令,按理说李世民去行宫之前没有下旨让皇太子监国,皇太子下令大家可以不来。
但是现在大雪成灾,皇帝和尚书左仆射不在京城,其他宰相也拿不出办法。
大家都住在长安城自然都关心救灾的事,既然有人出头要找大家商量,那当然要赶紧去了。
不过李承乾意外的是第一个到东宫不是在隔壁太极宫办公的杨师道,也不是在皇城办公的尚书右仆射高仕廉,而是赋闲在家的宋国公萧禹。
萧禹是个很传奇的人物,他是西梁朝的皇子,隋炀帝的小舅子,李渊的表妹夫,李世民的亲家。
萧禹的姐姐就是著名的萧皇后,他从小跟着姐姐在隋炀身边长大,娶了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
李渊起义后归附唐朝,并把他的兵马交给李世民,李渊时萧禹就一直劝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
玄武门之变以后萧禹就是李世民的心腹,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但是因为性格偏狭到现在贞观十六年时,萧禹已经被李世民四次罢相了。
萧禹没有什么大功,而且性格急燥偏狭,跟同僚关系紧张,每次都把李世民骂的三尸暴跳。
但是萧禹很得李世民信任,他在贞观朝二十年间曾经被六次罢相,要知道同样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对大唐有大功的李靖罢一次相就起不来了。
李承乾想着这些,听见就说卫国公李靖也来了,这就不能拦在外头了,先在偏殿见见吧。
李承乾带着薛仁贵和裴行俭在偏殿里等候,不一会就见两个老头联袂而来,两个老头很有对比性,虽然两个老头都是身穿紫色的官袍,长须雪白。但一个高大威武,步履从容,慈眉善目的仿佛是在的家修佛的居士。一个干枯矮小,举止严整,眼光严肃好像谁欠他钱似的。
李承乾这次学乖了,两人一进殿门就低声问柏舟哪个是李靖,柏舟虽然疑惑但还是微不可察地比了一下高大的那个。
“参见太子殿下!”两人同时朝李承乾行礼。
李承乾含笑道:“两位快快免礼赐座。”
“谢太子殿下!”两个老头一板一眼地再次朝李承乾行礼。
李靖看见两边摆的官帽椅呵呵一笑就坐下了,萧禹却皱着眉头看了半天,才哼一声坐下。
待两人坐下,李承乾才叹口气道:“大雪成灾,父皇和房相又被困在骊山,尚书省现在也拿不出办法,孤王无法只得请大家到东宫来商量,打扰二位老寿星静养实在是惭愧啊!”
“老臣深受国恩,陛下不京城,国家有此灾难,朝中又无人可用,老臣理当辅佐太子殿下救灾。”萧禹一开口就是一句‘朝中无人可用’李承乾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只能“呵呵”一声看向李靖。
李靖也尴尬地一笑道:“老朽虽然衰朽,但是于救灾上也愿为太子殿效犬马之劳。”
李承乾哈哈一笑道:“二位果然是公忠体国的贤臣,我大唐有二位国之柱石,孤王就放心了。”
“嗯?”两个老头子,都起了疑心,太子要干嘛。
李承乾只当作看不见继续道:“不过要说驱使两位老人家,孤王还是不敢,只是想着如今大雪封路,父皇那里最是要紧,应该马上派人去清除路上积雪,可是父皇不京中各屯卫的兵马不能调动,而京城百姓受灾需要自救,所以孤王想向各王公大臣借些家丁家将把长安城通往骊山的路清理出来,迎父皇回宫。”
李靖和萧禹心里都长出一口气,李承乾不是调兵谋反就好。
“老臣家有二百个家将再加上一百个家丁都交给太子殿下就是。”萧禹很快作出答复。
“老朽家里也有五百家位将和五十个家丁,也愿听太子殿下调遣。”李靖也不含糊。
“二位别着急,清雪是个苦差事,只要年轻力壮的,年老体弱的不要让他们去了,万一冻死几个在外头就不好了。另外你们二位的家也在长安城,家里也遭了灾,也要留些人手在家里救灾。”
“此时赶紧清出道路,迎回陛下要紧,别的事都先放一边,再说我们这样的人家,怎么也能过得去。”萧禹毫不在乎道。
“那派出去的家将呢,可别把家将派出城清理道路积雪,家将家里老婆孩子被冻死了。”李承乾强调道。
“这个太子殿下放心,老朽和宋公家里用人还不至于如此苛刻。”李靖认真道。
“太子殿下只管放心,我等这就回去派人把家将点和家丁点来。”萧禹说着竟然站起来要走。
李承乾忙起身拦住:“宋国公不必着急,其他人还都没有来呢,也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把人借出来!”
“国家遇上如此大灾,清理道路迎接陛下还朝乃是大事,还由得他们了,老臣倒要看看谁敢不愿意?”萧禹说着就动了怒,愤愤地坐下,看着李承乾道:“太子殿下放心,老臣今日就看着他们,谁敢不遵太子殿下的令,老臣,老臣跟他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