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儿子想回来,那人不让,他们两口子也打不过人家呀。
看这些长工没人搭腔,田家昌也气呀,他认为自己平时,那待长工们可不薄呀。从来没有像别的老地主那样,不顾长工的死活,使劲使唤他们。
结果就这——
果然不是自家人,那就不跟自己家里一条心呢。
可要待不从这里头选吧,那他也找不到别的更稳妥的人呢。
他们家本来就是个外来户,除了一儿一女,还真没亲戚在这边。
哎,对呀,这自己可还有个女儿啊,合该把这消息告诉女儿,虽然女儿是个妇人,出去不方便,但是可以让女婿,陪自己老两口子去奉城呀。
都说女婿是半个儿,老岳父家有事儿,正该他来表孝心。
再说,自己当初嫁女儿的时候,那可是陪送了不老少的嫁妆,就是平时,那也没亏待过他们。
就打发长工跑过去,跟女儿讲一声,让她跟公公婆婆,好生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派女婿,跟着他们去一趟奉城接儿子回家。
那长工骑着快马,嗷嗷就跑去报给田家昌的女儿了,他这女儿名字叫田媛媛。
田媛媛一听长工说,她弟弟田瘪谷找到了,脸一下子就拉耷下来了,那嘴撅得快能挂个油壶了,肉眼可见地,这是极其不高兴了。
等那长工走远了,田媛媛恨恨地,小声嘀咕:“个瘟鸡崽子,咋就不死在外头呢!呸,是哪个杀千刀的贱人,没事儿瞎他妈的多嘴,敢告诉我爹娘消息,该死,真是该死!”
要说田媛媛,明明是田瘪谷的亲姐姐,咋还这么不待见他呢。
这说来就话长了。
这呢,还真就得从田家昌两口子说起。
话说这田家昌和他媳妇,可不是东北土生土长的人呢,他是福建或者广西那边的人,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楚,到底是哪个省份的了。
那时候的人,能知道自己是住在哪个村子的,哪个镇子的,大的县城啊,省会啊,省份呢,有好多人都不知道。
这要说起来,估计可能都有人不相信。
旧社会吧,不像现在资讯这么发达,而且,最主要的是,好多人,他没文化,更不认识字。
所以你要说田家昌,不记得自己老家,到底是哪个省份的,这事儿放在现代,那不可想象,但是放在旧社会,真还极有可能。
田家昌呢,他爹妈有四个儿子,还有三个闺女。
这三个闺女那倒是早早地都嫁人了,这四个儿子娶媳妇,那可就犯了难了。
他们那个地方,娶个媳妇,光是那聘礼,就得老鼻子钱了。
田家昌在家里头排行第三,不上不下的,排在中间,那可真是爹不疼、娘不爱的主儿。
前两个哥哥都如愿娶了媳妇,等到他呢,没钱了。
倒是也不算没钱,就是没他的份儿了。剩下的钱,老爹老娘已经商量好了,要给他弟弟,聘村东头王家的闺女。
那闺女长得那个水灵啊,简直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也不知道怎么地,就跟他们家的小儿子,也就是田家昌的弟弟,看对眼了,但是,这人家要的聘礼多呀。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
本来要是小儿子娶王家的闺女,不用那么多聘礼,就依照他们当地的习俗给,那家里头的钱,肯定也够给田家昌,好好娶上一房媳妇了。
可没招儿啊,老爹老娘就顾着他弟弟,很怕给少了王家闺女的聘礼,小儿子不能如愿以偿。
根本不管田家昌不说,还非要给他娶镇上的一个傻姑娘,就因为那傻姑娘的爹,答应陪送的嫁妆丰厚。
田家昌的爹娘算计的好啊,小儿子这聘礼是出了,可酒席钱还没着落呢,前头那俩儿媳妇都奸猾似鬼,绝对不会出自己的嫁妆,给小叔子娶媳妇。
那可以用傻姑娘的嫁妆呀,毕竟,傻姑娘她傻呀,肯定没能耐护着自己的嫁妆的。
前提是,只要田家昌能够乖乖地答应,娶镇上的那个傻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