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狗新兵训练营。
在曹斌离去前往吕宋这段时间,陆军训练方面就是由李牧在指挥负责,颜思齐从八闽,南粤,八桂,沪,浙,苏,鲁等省份中,先后运来了年轻的移民,特别是小男孩和小女孩,这些更是重点,他们并没有被儒家文化给洗礼,或者说洗礼不深,是未来优秀的政工人员。
在曹斌不在这段时间中,李牧作为曹斌心腹大将,陆军中将兼职新设置陆军参谋本部参谋长,自然是大权在握
而李牧就从这些运送来的移民中挑选出来良家子弟,或者有亲人在大员岛分配定居的加入军队中。
李牧知道,光靠现有自己人是无法征服世界,还需要足够数量的来自大明移民转化为军队,才可以征服大明,征服世界。
通过良好的待遇,完善的军工体制,李牧就从移民中招募万人的青壮年来到军队,配合着打狗,桃源等地区的自己人混编成立了步兵第21师到步兵第30师的10个乙级师,至于为什么不是前面的1到20,这些都是留给系统出品,对曹斌绝对忠心的自己人的王牌甲级师。
曹家军招募新兵的告示榜文一贴出,无论是在打狗,桃源,鸡笼等地,从大明移民过来的移民中炸开锅,这些移民对于军队,都是有着好男不当兵,军户兵下场悲剧等负面影响下,除非是活不下去的,不然都不愿意去参军。
因为在这些移民眼中,参军就跟军户是画等号。
一旦成为军户,就世世代代都是军户,逃不开兵役,和现代兵役不同的是,明朝的军户待遇非常差,以至于很多军户最后都选择叛逃躲避兵役。
明朝对军户的要求非常严苛,军户要自己承担盘缠费用。
一个男丁需要参加旗军,旗军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操练,做战斗准备;另一类负责屯田,属于屯田制的产物;一个男丁要参加正军,也就是拥有最正式的军队编制;一个男丁参加辅助军队,主要职责是辅助正军,为正军提供军装粮食等所需物资。
这些兵役都是由成年男丁负责,若是有的军户家中没有成年男丁,就要把年纪还小的男孩子记录在册,等到男孩子成年之后,将之前的兵役补。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家中男丁断代,那么后面的子孙就需要服更多的兵役补之前欠下的兵役。
古人的平均寿命不长,婚嫁年龄都不大,如果服兵役的时间太长,很可能就会错过娶媳妇的最佳时机。而且军户的经济条件一般都不大好,年纪大了以后更难娶妻。
明末崇祯时期,《明史》记载:“京营故有占役、虚冒之弊……三大营军十余万,半老弱。……旧制,三大营外复设三备兵营,营三千人,饷视正军,不习技击,益为豪家隐冒。”可见,明朝末年军队已因被私占徭役等名义操纵,其作战能力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群老弱病残的兵士。
卫所衰败的原因之一是大量豪强吞并军屯。永乐年间,军屯田亩数达到了8900万亩,但到了明朝正德年间,账面的军屯土地只剩下1600万亩,不到永乐年间的17%。这时,地方的卫所制已经崩溃,世袭的百户、千户成了事实的地主,而普通军户则沦为佃户和贫农。他们已经无力自给自足,史载:“军士妻子,衣食不给,皆剜蕨根度日。”
原本应担任耕战职责的军士们则“饮恨吞声,无可控诉”。
在极度贫困面前,不少军户不得不典卖田地房屋或贩卖男女牲畜来维持生计,有的甚至全家逃亡。根据正统十四年(1449)叶盛在《府卫官旗军人数》的统计,逃亡军户数量达1633664人,相当于多数军户都已逃跑。尽管明朝制定了许多法律制止军户逃亡,但收效甚微。卫所衰败进一步导致军户地位下降,许多军户为避免入役,甚至采用自残的方式,导致明中后期卫所制度基本已名存实亡。
如果不是曹军在告示栏宣传的士兵和军官穿戴帅气简洁的军装,而非那种乞丐装的话,许多来的明朝移民宁可做工人,农民,渔民,也不愿意参军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怕!
怕曹军跟明军是一个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