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 犬瘟热(1 / 2)兽医传染病学资料整理首页

犬瘟热

Canine disease,CD

一、概述

1、犬瘟热(CD)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犬以双相热型、呼吸道和消化道急性卡他性炎症,以及中后期出现肌肉抽搐或瘫痪为特征。

2、犬科、鼬科、部分浣熊科动物。

3、致死率高,幼犬致死率可达80%以上。

二、病原学

1、犬瘟病毒: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

2、不分节段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粒子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偶见丝状,直径120-300nm。

3、CDV与麻疹病毒、牛瘟病毒在抗原性上相关,但具宿主特异性。

4、CDV可在多种细胞上培养,MDCK、雪貂肾细胞、犊牛肾细胞、CEF、Vero细胞等。

在MDCK细胞上,可产生细胞颗粒变性、空泡,形成巨细胞和合胞体,在胞质(偶尔在胞核)可见包涵体。

5、CDV抵抗力不强,对热、干燥、紫外线和有机溶剂敏感,日光、酒精、乙、甲醛和来苏儿可杀灭。

50-60℃经30min可被灭活。

最适pH为7.0,冻干可长期保存。

三、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犬科、鼬科和浣熊科动物,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3~12个月的幼犬最易感,往往成窝发病,病愈可获得长时间甚至终生抗体;

2、传染源

主要是患犬和带毒犬,患病的毛皮动物也具有传染性。

唾液、分泌物、血液、淋巴结、肝脾、腹水、脑脊液含病毒。

3、传播途径

(1)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染,也可通过眼结膜、口腔黏膜、鼻腔黏膜和胎盘等感染;

(2)风可作为主要传播媒介;

(3)禽、鼠和吸血昆虫可促进传播。

4、流行性:

具有明显的品种、年龄和季节性。

(1)纯种犬易发,断奶至1岁以内的犬易于发病;

(2)毛皮动物的流行季节主要集中在8-11月,呈散发、地方流行性或爆发。

(3)多发于寒冷季节,秋末夏末初明显增多;

四、临床症状

双相性体温升高:

本病潜伏期3~6天。体温升高达39.8~41℃,持续1~2天,接着有2~3天的缓解期(体温趋于38.9~39.2℃)随着体温再度升高。

根据临床症状分类:

1、呼吸道症状

2、消化道症状

3、神经症状

4、皮肤症状

5、其他症状

1、呼吸系统症状(本病的主要症状)

(1)病初患犬精神轻度沉郁,食欲不振,流泪且有水样鼻液,时有咳嗽或人工诱咳阳性;

(2)眼、鼻分泌物转为黏液性或脓性,喉气管及肺部听诊呼吸音粗厉;

(3)在疾病的中、后期,往往发展为支气管肺炎,患犬鼻端干燥(裂),有多量脓鼻液;

(4)患犬大多表现特有的化脓性结膜炎外观;即脓性眼移(眼屎)附着于内外眼角与上下眼睑,眼角和眼睑周边脱毛、光秃,似戴一副眼镜状;

2、消化系统症状

(1)病初、中期常有呕吐表现,但次数不多,食欲减退或废绝,对本病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2)幼犬通常排出深咖啡色混有黏液或血液的稀便,而成犬一般数日无便;

(3)患犬因呕吐、腹泻以及食欲废绝,逐渐脱水、衰竭。

3、神经系统症状

(1)多在发病中、后期,少数于病初出现,对本病具有重要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