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俱是大惊,杭家?但凡读书人,再重视四书五经,也或多或少要读一下史的。本朝开国三公五侯自然是听说过。
敢自称京城杭家的,除了五侯之一的扬威侯杭家别无他人!说起来,那确实算得上大魏数一数二的豪门,四代扬威侯皆任职大内禁军统领,深受帝王信任。
有此家族,无怪杭知府而立之年便有此成就,远超苏正良了。若得了杭家的赏识和提携,不说别的,在礼部为几人捐个功名,谋个职位,或者直接举荐入国子监,何须再寒窗苦读,一步一步走得如此辛苦。
不过……苏茂谦心道,这老狐狸!
别说这位知府大人能不能代表扬威侯,纵是能,也没有为还个人情就摆出如此大阵仗的道理,不过是借杭家之名试探他们而已。
面上却正气凛然道,“齐大非偶,学生们眼下不过小小童生,如何敢异想天开,肖想贵府的青睐?即便有报国之心,身为读书人,自当谨守本分以科举晋身,不敢妄生他念。”
何轩也道,“救人之事本是偶然,何况当日也是惟生听见动静率先出手,学生不敢居功。”
苏茂谦也跟着点头。
曹承沛咕哝道,“当初救了就救了,谁管这姑娘什么来历?咱可从来没想过报酬啊,再说那会儿不是都收了谢礼么,早就两清了。”
书房不大,声音再小杭知府还是听了个清清楚楚,心下不禁失笑,自己还真是,一大把年纪跟几个少年人耍什么心眼子?
不过小子们能放弃唾手可得的富贵,足可说明心是正的,如此一来,对于自家妹妹所求之事,心里也更愿意了几分,
“苏大人亲弟教出来的学生,果然不错!”
他与苏正良同朝为官,虽年纪差了许多,回京述职之时也有过几面之缘。那位老大人板正严肃却素有清名,两子个个外放贫瘠之地却无一丝怨言,不想族人亦是如此出色,苏氏一族未来可期呀!
回头与父亲多提一句,让他老人家与即将调任京都的苏老大人多些来往也无不可。
思及此处便自顾落座,吩咐几人各自坐下来,又让杭君诺找出几份笔墨,
“把你们府试时的文章默出来。”
他是主考官没错,可那么多份考卷,他能一一记清楚才怪了!
四人闻言俱是一喜,知府大人要亲自指点他们文章?这可比什么劳什子的杭家人情实惠多了!
借人声威总归是名不正言不顺,且难以长久。而且投入别家门下难道不要付出代价吗?说是还人情,可杭知府能做得了整个侯府的主么?一旦承了京城侯府的情,总免不了贴上他家的标签,日后行事便会多了掣肘,四人都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才子,如何能受得了做别人的提线木偶?
得知府大人指点就不一样了,学问只要到了脑子里,就成了自己的东西,假以时日,何愁没有出头之日呢?
苏惟生心道,所以还是这样好,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处出来的情分,比硬生生要来的“报恩”好处可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