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知 了(1)打铁(1 / 2)知了日月首页

二、铁匠王家

1.打铁

劭群的老家是铁匠王家,可是他们家并没有打铁的。别说他们家,就是整个铁匠王家,也没有打铁的。甚至韩家镇上都没有过打铁的。

那个年代,胶东半岛的铁匠,也就是打铁的手艺人,大多两三个人一帮,很多时候,是一个老手艺人带着一个闺女加一个男徒,推着车子,带着简单的铺盖,走村串疃,靠活计来生计。

主要的活计便是村里人打点铁制工具,或者给锄镰锨镢镐加点钢,有的也打点耙犁扒钉什么的,因活而异,因人而异。

打铁的经常是白天赶路,傍晚支炉,这也是需求与实际产生的行业与经营方式。白天,村里人到地里干农活,晚上回到村里,刚好修补工具,也有个去处,找点光景看看,大家也趁此聚到一起,抽袋烟,东家长西家短,嬉笑怒骂,舒缓一下一天的疲劳。有时也能蹭个烟卷,蹭到的津津有味心满意足,被蹭的甘心情愿得意洋洋。

这里成了一个村落最美的天堂,打铁的,生起炉火,腰上系上油布围裙,衣裤到处是火星烧得洞洞斑斑,一个个像长年征战的老兵一样,披挂整齐,煞有介事,仪式感十足。

铁锤叮叮当当,火花灼灼闪烁,师傅们把烧得通红通红的铁件钳出来,放到砧子上,令人望而生畏,一锤下去,火星迸射,溅至四五米外,吓得围观的纷纷后退,尤其是孩子们从一开始就探头探脑,离得最近,孩子们天性就是对一切未知好奇,好奇中全是无知无畏,一旦见到火星飞来,马上大呼小叫四散奔逃。这叮当叮当的声音,给人一种踏实安宁的感觉,好不热闹。炉火映衬的汗水,炉烟薫烤的脸庞,人间烟火色,人间烟火气,原汁原味,久远而又熟悉,陌生反感亲切。

劭群也是伴随着这叮当叮当的声音,一边消逝,一边成长。打铁的记忆没有多少,但是打铁的回忆却穿越到未来。

一个是打铁,当劭群从北陆学院毕业后,这是一所全亚洲最大军校,号称与帝国主义纸老虎西洲军校媲美,号称亚洲东点军校,一句北陆苦代表了一切。到达野战部队,在新毕业军官集训课上,集训安排的《弹道无痕》电影让他内心震撼,一生钟爱,里面就多次出现打铁的镜头,包括电影主角就是从小打铁,劭群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那个打铁的史平阳,一定要当连长,当任务最艰巨历史最厚重的红军连队的连长,越苦越累越是男子汉。多少年以后,又是一部电影的台词:风浪越大,鱼越贵。让他再一次回味了部队的摔打磨砺:敌人越强枪越响,哪里有枪响就往哪里冲。

另一个是后来劭群与秦奋的欢笑中,至少两次说过探头探脑这个词,事过境迁,但意犹未尽,开怀大笑,全剩挂在眼角的眼泪,圆圆的,亮晶晶。

铁匠王家村志上说是当年跟随兵营征战打兵器,耳濡目染中是否也学了三拳两脚的三脚猫功夫,然后代代相传,不得而知。

铁匠王家的人早些年习武,大家晚上经常聚在村大队部的大会议室里练武。

大队部里面刀枪剑戟斧钺勾叉,各种兵器都有。有一把尚方宝剑,据说8个铜钱罗列一起,能一剑劈开。大家有耍刀的,那种关羽用的青龙偃月刀大小,扛着刀,在地上打个滚背着刀再起来。还有电鞭,就是铁链子,链子头上拴着红绳和攻击的小枪头。还有双刀,双戟等。

通常每天晚上吃完饭,大人孩子都去了,也有个别女孩子,大家沿墙站一排,练马步。拳师拿着一根棍子,不断的敲打,纠正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