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对于自己亲手提拔起来的这七人,朱载圫还是很有信心的。
只是今日严嵩的表现有些令人失望。
有了夏言的抛砖引玉,众人也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
通过众人的群策群力,确实也想出了许多好办法,朱载圫命杨慎一一记录下来。
申时左右,天色已经蒙蒙亮了,朱载圫打了个哈欠说道:“今日就到此为止吧,诸位再辛苦一些,帮朕拟成圣旨,朕要在今日的朝会上宣布。”
“臣等遵旨。”
而此时沉默了一晚上的严嵩突然站出来说道:“皇上,臣有一计,可让皇上立于不败之地。”
朱载圫眼前一亮催促道:“速速道来。”
“本朝太祖定制,百官俸给皆支本色米石,如知县月支米七石,岁支米八十四石,足勾养廉用度。
以知县为例,俸禄为每月七石,或一年四十五两白银,再加上笔墨费、柴薪银、皂隶银等各种福利,在立国之初,足够一位知县养家糊口了。
但自从太宗皇帝实施“折俸制”以来,官员俸禄严重缩水,贪官污吏也变的越来越多,此其一也。
其二,太祖皇帝将官员俸禄定为祖训,所以时至今日,我朝还在沿用太祖时期的标准,皇上,臣斗胆请问,那时候的四十五两白银与现在等价相同么?”严嵩终于硬气了一回。
朱载圫尴尬的回道:“不一样。”
“最后一点便是太祖皇帝只考虑了官员一家的生活,但殊不知官员还有许多幕僚、奴仆要养呢?还是以知县为例,钱粮师爷与刑名师爷要不要请?轿夫要不要请?这些钱可都是知县自己付的,长此以往,就是清官也会被逼成贪官。”严嵩叹了口气说道。
严嵩所言不无道理,大明官员的俸禄确实有点低,尤其是朱棣那个没下限的,还搞出了一个“折俸制”,所谓的“折俸制”就是以宝钞抵米粮,众所周知,大明的宝钞就是一张废纸。
朱载煜干咳一声问道:“你的意思是让朕涨薪?”
“正是,皇上,咱们要想反贪就要光明正大的进行,官员的俸禄若不解决,即使反贪也是透着亏心啊。”严嵩义正言辞的回道。
“哎,严卿的这番话,让朕受益良多啊,孟冲。”
“奴才在。”一直在旁边打盹的孟冲立刻惊醒。
“告诉内阁,今日罢朝,改到明日。”
“奴才遵旨。”
朱载圫笑道:“诸位,今日就辛苦一些,先不要回家了,你们评估一下,官员的俸禄该涨多少合适?明日早朝,与反贪条陈一起宣读。”
“诺,皇上。”众人拱手拜道。
杨慎低声问道:“皇上,此事要不要通知内阁的诸位大人啊?”
朱载圫摆了摆手道:“不必了,此事就当成朕对你们的一个考验吧,明早你们也要做好准备,若有大臣不服上奏,朕是不管的,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请皇上放心,臣等定不会让您失望的。”众人异口同声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