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再等一刻钟,我一定能找到紫毫笔。”不一会儿,小杨就满脸笑容地拿着紫毫笔,递给盛长澄。
正在泡茶的盛明兰说:“也就小七好说话,要是换了别人,像小杨这样的,在别的院里,最轻也得挨顿打。”
小杨挠挠头,傻笑着。
盛长澄看着他说:“待会放笔的时候,别放回原处了,放回你一开始找的地方。”
一些美好的品质,最初都是从处理痛苦开始的。
盛长澄也不希望,亲近自己的人有太多值得自豪的品质,因为人一旦自傲某种思维层面的能力,就很容易带来问题,去追求、制造一些类似的痛苦,作为养料去供养这种能力。
这样一来,人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像受虐狂一样。一旦追求什么是对的,思维就产生了什么是错的。
如果一个人的头脑里,一直都没有相反的想法,那么他就会极端地行事。
在自己身边培养一个极端的人,盛长澄觉得这是傻子才会干的事。
人格是稳定的,是适应环境的产物,无论是基因层面还是后天形成,从大的尺度上看,都是为了适应环境。
能帮助你生存下来的人格,能全都是坏的吗?只不过是把性格特点,放错了位置而已。
就像剧中的盛家大娘子,一个糟糕的管理者,脾气暴躁、口无遮拦,跟人一争论就“上头”,得罪人,连带着娘家人的政治资源,盛纮这个最大受益人,都受不了。
用心理术语来说,就是高神经质、低宜人性。
最有趣的是,王若弗脾气一直没改,但盛家和认识她的人接受了这一点后,氛围反而更好了。
她院子里出来的孩子,那品性真的没话说,完虐林噙霜。其实影响的不是人格本身,而是如何看待和使用这些人格特点。
再看一个维度——尽责性。
有的人擅长自我约束,做事情有条理、计划性强;也有人自由不羁,做事全凭热情。
表面上看,高尽责性的人更适应社会,更容易赢得别人信任。
可是别忘了,低尽责性也是一种被需要的特点。
这些人脑子活、爱冲动、不受规则束缚,具有艺术家气质和开拓冒险的热情。有时候,他们就是你需要赢得信任的人,比如上级和老板。
“小七,你不会只是叫我来给你泡茶,顺便看美女佳人给你磨墨的吧。”盛明兰看着魏行首,笑着说道。
盛长澄抓住魏行首磨墨的手,对她点了点头。不一会儿,魏行首拿出一个盒子,将里面的一沓纸递给盛明兰。
盛明兰看后,突然面色凝重,上面有小蝶和当年给卫小娘看诊的郎中亲笔供词,如实还原了当年林噙霜如何加害卫小娘,想致其胎大难产,一尸两命。
“小娘知道吗?”盛明兰目眦欲裂,她无法想象没有小娘和小七的日子。
“小娘知道,她说让我处理。”盛长澄在纸上写了一个“宽”字,平静说道:“我想听听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