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模头挤压法对于生产长身管火炮精度略有不足,并不适合生产长管火炮。不过这对于北路太平军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就目前国内敌人的装备水平来讲,还没有值得陈玉成拿出倍径达到22—26的长管加农炮来应对的。对付国内的敌人,三年以后再考虑长身管火炮也不迟。
对付目前装备落后的叛匪,陈玉成只需造出24磅以下的轻型火炮即可。不过对于六三式火炮用炮弹,无论是加农炮还是榴弹炮,陈玉成并不打算采用克虏伯火炮用的球形弹,而是打算采用后世柱体锥形弹。
这种炮弹用于线膛炮相比球形弹来讲,闭气性更好,更能锲入膛线,射程更远,精度也更高。而且这种炮弹便于使用碰炸引信,相比着克虏伯火炮使用的时间引信,杀伤力更大。况且陈玉成对于克虏伯火炮的横动式楔闩并不感冒,而且制造起来也比较复杂。陈玉成打算采用后世上下运动的炮闩,也就类似夏普式步枪所使用闭锁装置。这种炮闩开合方便,制造也相对简单,比较适合中国目前的制造水平。
至于骑兵炮,这个时代的火炮就没有陈玉成满意的,即便是是轻炮也不行,还需要马拉,影响骑兵的机动性。陈玉成属意的是迫击炮,迫击炮灵活方便,稍一拆卸,一匹马就可以驮走。就连100口径以上的重型迫击炮也可以,重量最多也不过200公斤上下,大不了两匹马驮着。迫击炮弹药也是如此,全用马驮着。反正有额尔齐木毕里克做后盾,就不用发愁战马。
迫击炮本身属于滑膛炮,制作起来比着线膛炮容易多了。唯一稍微麻烦的是炮弹,不过铸铁炮体可以采用失蜡法铸造,难度也不是太大,重要的是价格便宜。尾翼可以采用焊接在尾管上,中空的基本装药管可以预铸出来,留出上、下口装药,以及安装碰炸引信。若是加大射程,还可以配制附加药包。再说陈玉成也不打算把炮弹做的像后世那么精密,只需要引信、弹体、尾管、基本药管、尾翼就行,最多再加上附加药包。
只不过黑火药的的威力较小,只有增大装药量。加上这个时代中国悲催的加工技术,威力和射程可想而知。不过陈玉成也没有对这种迫击炮的杀伤力抱有太大的希望,只期望它能够在战场上尽可能地发挥出较大的震慑力,打乱或吓退敌人的进攻。
除了枪炮以外,陈玉成还打算将目前已经出现,但仍然处于高度保密状态下的蒙蒂尼机枪给仿制出来。蒙蒂尼机枪是比利时的法斯詹普斯上尉1851年发明,由比利时工程师约瑟夫·蒙蒂尼改良的一种排放枪。将37根枪管在一个圆筒中,子弹则装在圆形枪机闭锁块上的37个小孔中。枪手把装好子弹的闭锁块放在枪身后端的缺口处,再推动一个杠杆,将闭锁块向前推,完成闭锁,此时子弹正好跟每个枪管对正。
然后枪手转动位于后方的一个摇杆,击发装置就将这37颗子弹逐一击发;一圈转完正好所有子弹都击发。这时枪手拉动杠杆,闭锁块后滑,枪手将闭锁块取出,将另一个装好子弹的闭锁块放入,开始另一轮射击。这个设计听起来好像非常复杂,其实很简单,受过训练的枪手可以达到每分钟200发的射速,是第一个实用化的排放枪。
这种机枪后来经过经过法国瑞菲斯上校改良,将枪管减少到25 根,使用膛线,以及法国陆军的夏赛波子弹。从1867 年开始生产,并把蒙蒂尼机枪当作在未来的普法战争中致胜的秘密武器。
普法战争中,蒙蒂尼机枪果然不负众望。马拉塔战役中,普鲁士第38 步兵旅死伤达到2600 多人,其中95%都是蒙蒂尼机枪造成的。只是愚蠢的法国人并没有把蒙蒂尼机枪用于步兵支援武器,反而当做炮兵武器使用。由于它的射程只有400 米不到,很快地就被德国射程4000 米的克虏伯大炮轰得稀烂。
蒙蒂尼机枪虽好,不过与此时手动式加特林机枪相比,还是略有不如。首先从整枪质量上来说,蒙蒂尼机枪的重量达到近千斤,而加特林机枪重量不过600余斤;二是发射速度上,在加特林机枪没有改进以前,每分钟射速可达200发以上,而蒙蒂尼机枪则在200发左右。
只是加特林机枪在改用全金属子弹之前,其闭气性远不如蒙蒂尼机枪,火药燃气泄露严重,射程也不如蒙蒂尼机枪。虽然加特林机枪改进空间良好,不过同样出于铜资源不足的因素,陈玉成还是暂先仿制蒙蒂尼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