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3章 奸臣的妙用(1 / 2)木匠皇帝之崛起首页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是中国百姓普遍信奉的道理,但是以前这个读书,指的就是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现在朝廷给万千学子增加了一个选择,你可以读四书五经,也可以读各类杂书。

是的,此时的读书人认为,四书五经以外的书,统一命名为杂书。

以现代人的观点,一个国家的学生,都只学四书五经这类书,简直是愚蠢至极,是一种病态,可中国自从开始实行科举考试以后,学生确实如此,这就是封建王朝的历史局限性。

不改变这种历史局限性,国家永远不会真正变强。

原本中国历史上直到民国,依然没有重视理工科类教育,那些受人崇尚的所谓民国大师,大多是文科类学者,理工科类学者不仅稀少,且大多默默无名。

在那个国家民族饱受欺压的时代,社会主流却争相吹捧那些所谓的大师,真心不解那些大师为国家民族做了多少贡献。

这是一种悲哀,是封建社会历史局限性的延续。

天启皇帝半是用皇权强势,半是用利益推动了此次大明教育改革,创办了这么多部办学院,如果他要是想另外成立一个教育部,把这些学院纳入教育部管辖,这件事多半办不成。

首先礼部会反对,教育、考试这些事情属于礼部的职权范围,你把他们的职权分出去,他们肯定要反对。

其它各部因为没有获得什么实质性利益,也不愿推动。

在大明朝,并不是什么都是皇帝说了算,就算现在的天启皇帝基本掌控了朝政,也办不到。

只有照顾了大家的利益,大家才会愿意跟你一起干。

实际上现在的大明,朝廷这个中央政府,并不是中央集权政府,对下面地方掌控力并不强,这是有客观原因的。

因为交通、通讯的极度不发达,从北京到两广、云贵等边远地区要走一两个月,就算是八百里急报,也要十天半个月。

这种情况,朝廷怎么随时掌握地方?

那些地方官员、地方势力,只要不造反,不闹出大事情,朝廷根本不知道地方上的具体情况,所以才会有“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一说。

新成立的十三所学院,不是全部放在北京,虽然现在的学院占地和建筑规模不太大,但一下子在京师建这么多学院还是有难度的,要搁在后世,这么多学校,都可以搞一个大学城了。

最后皇帝和大臣们一起商量,把民政学院放在济南,刑事学院和建筑工程学院放在南京,农业水利学院放在武汉,工业学院放在苏州,海军学院放在天津。

其它的学院都放在北京。

就算是这样,一下子在北京建七所学院,城里也很难找到可以建设校舍的地皮。

皇帝建议把所有的学院都建在城外,在城郊找地方,尽量把这些学院聚集在一起,他是要模仿后世的大学城。

大臣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建在一起还能方便管理,于是按照这个设想,在京城西北方划出一片区域,建这七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