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声拿着今天上午柳依依给的名片,站在26楼的阳台上,看着楼下不远处大操场上人来人往,操场再往南一点,就是新学生活动中心,就是柳依依的时舒。这几天他其实已经去过时舒,在那里吃过一次饭,买过插花和一副画柳依依临摹吴冠中的江南系列之一,看时间是最近画的。近乡情更怯,他是近人情更怯。如何面对柳依依,他的心理建设还没有做好。
这里是他姥姥姥爷的家,也是他长大的地方,姥爷是已退休的大数学系教授,夫妇俩现在正在南方过冬,一般要到5月柳絮满天飞的时候过了才回来。
秦声的爸爸是军人,父子俩这么多年一直聚少离多,假期才能见个面。幼年的秦声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但是为了秦声能有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条件,秦声跟着妈妈住到了姥姥家,进入了大附小、附中,直到他上大学,妈妈才又随军去了。
秦声从小就是同学父母口中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成绩好。在他的认知里,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妈妈很辛苦,妈妈一个人又要照顾自己,又要去照顾爸爸,两边跑,很不容易,自己要表现好一点,不能给大人添麻烦。
妈妈对秦声管得很严,所有的时间都给他安排好了,平时放学有文化课:数学、作文、英语周末有兴趣班,这些年从琴棋书画到单片机、轮滑、游泳、足球上了个遍。妈妈说这是要把他在部队大院疯玩儿那几年补回来,咱已经落后在起跑线上了,不能再浪费时间了。不过上到最后,留下了数学、信息和足球三样自己喜欢的。这是秦声自己“奋力争取”的结果。
秦声回想着,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和妈妈“争”的呢?
小学?好像没有争过。那时候邻居家的狗生了一窝小狗,见他很喜欢,邻居就让他抱了一只回去。妈妈看见了,说了很多养狗的麻烦,还说怕狗。于是小秦声又把小狗依依不舍的还了回去。他没有玩的时间,其实想要有个玩伴而已。但是妈妈不喜欢,那就算了吧。
初一的时候,他想要一部手机。妈妈说,你已经有电脑有相机,还要手机干嘛,学校离家那么近,有什么事情到老师办公室打个电话给家里就可以了,实在需要就用我的吧。好吧,妈妈不喜欢,那就算了吧。
过完年,他还是克制不住想要手机的欲望,就用压岁钱偷偷的买了一部手机。不久之后,他在房间里偷偷和同学组队玩手机游戏的时候,房间门悄无声息的打开了,妈妈轻轻的走到他身后,站着看了一会儿,才拍了他一下肩膀:“干什么呢?”他顿时有一种魂飞魄散的感觉。
妈妈拿走了手机:“跪下。”声音很平静,但是他却很惶恐。
“手机哪儿来的?”
“压岁钱买的。”他跪在地上,回答得战战兢兢。
“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