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之所以被称之为“关中”,就是因为他独特的地理环境。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四面环山,且有关隘把守,可以说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关口。偌大的平原腹地就坐落在这四关之中,所以得名关中。
当地老百姓戏谑的说,是老天爷把我们关在当中间了。所以史书记载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地”的就是关中。
因为关中气候适宜,所以这里的土地一年两熟,马上收了地里的粟和菽,也就是小米和豆子,就要开始种麦子了。
关中人以面食为主,就是因为早在商朝之时,迁居于岐山一带的周文王的爷爷古公亶父,带来了耕种小麦的技术,并加以普及。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古公亶父的后人才在关中聚集起了一个强大的部落,最后才有机会问鼎中原,打下了赫赫宗周的八百年江山。
重萧现在开始沤肥就是想在种冬麦的时候做一次实验,看看用了自己的新式沤肥,麦子的产量到底能提高多少。
被重萧说的美好前景打动了的刘二郎,决定再雇一些人,多收集一些牲畜粪便,按照重萧说的配方和比例,多沤几池这样的肥料。
要知道对于刘二郎这样将钱财看的比较贵重的人,能舍得花钱雇人,这说明这件事情在他心里比银钱更加重要。
要说在刘二郎心里,比土地粮食还重要的,那就只有刘大娘这个女儿了。
很快,整个辋川里的人就都知道,刘二郎和他的那个远房表弟一样,都傻了!又是花钱买牲畜粪便,又是雇人挖坑、烧灰,最后听说,连人的粪便也要了。
现在整个辋川里都沸腾了,家家户户的人都恨不能连昨天吃的饭都赶紧消化了,送去刘二郎这个傻子家里换钱。
整整十个大坑的沤肥,都是刘二郎准备的。按照重萧说的施肥比例,这些肥料刚好够自己一家和重萧的口分田使用。
重萧之所以这么着急的,又是种自己穿越带来的种子,又是实验做沤肥,其实归根到底的原因还是因为害怕。
当王成把重萧的身份过所凭证和户籍凭证,还有口分田地契同时交给重萧的时候,这也就表示着重萧正式成为了一个唐人。
有了唐人的身份,就会有唐人的义务,那就是要按照租、庸、调制度给帝国交税。
租庸调是初唐时期实行的国家赋税制度。也是李唐王朝能够统治偌大一个帝国的底层基本逻辑。租是田租,庸是力役,调是户调。
国家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的税收制度,在保证普通百姓有饭吃,饿不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将民间的剩余价值收归国有。这样老百姓就要为自己的一日吃食和政府税赋,终日劳作不休,哪里还会有时间去考虑其他的事情。比如:造反!
这也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愚民和疲民手段。后世的房奴、卡奴不也是一样的吗?
每个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谷物粮食,这就叫做“租”;缴纳一定数量的绢和布,这就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布代役,叫做“庸”。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也维护了帝国的统治根基。
之所以唐朝从安史之乱之后,国力急转直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租庸调制度和府兵制度废弛,导致了地方藩镇势力的崛起。
当然租庸调这点税赋对于重萧这样一个有千贯资产傍身的有钱人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作为府兵的兵役制度是要执行的。
虽然王成在办理相关手续时,耍了个小心眼,把重萧和刘二郎编成了一户,但是现在王成走了,新来的里正会不会把他们强行分户,谁也不知道。
所以跨越阶级,完成身份转变,避免服兵役上战场,就成了重萧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想要通过科举考试,在现在的大唐想都不要想,因为从隋朝开始施行的科举考试,到现在基本上形同虚设。
要是没有门阀世家的背景,重萧连科场的大门都进不了,再说,就重萧现在的文化水平,要是考试,估计连一篇正经文章也写不出来。
所以,种地搞农业是他现在改变身份,跨越阶级的唯一可行途径。
重萧和刘大娘在小菜园里育的苗已经长大了,在下过一场雨之后,重萧决定把它们都移栽到院子里,提前预留好的一大片菜地里。
重萧育苗的种子只有番茄和辣椒,因为白菜是不需要育苗,可以直接播种。本来他还准备连南瓜和玉米一起试种,但是担心时间不够,怕出什么问题,这些宝贝可是冒不得一点风险的东西,重萧决定还是稳妥一点,等到来年春天再种。
重萧的妈妈是个陕北人,所以对腌白菜有着深入骨髓的执念,于是重萧买的种子也就是那种可以用来整个腌制的品种。
这对于冬季几乎没有蔬菜可以吃的大唐人来说,这种东西简直就是上帝的福音,神一般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