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良博看到这个文章的作者貌似数学也很差,大有种英雄惜英雄惺惺惜惺惺的感觉,于是他倍感兴趣的把这文章一口气一直看到了最后。
“……
后来他的数学考出了个贻笑大方的二十四分,在往后的很多年里,他每每想起这情况不禁都会有些困惑,那明明满分是一百五十分的考卷啊,自己到底是如何被扣去一百二十六分的?其实,当年运气不佳的他能捞得二十四分实在也很不容易了,因为他甚至有过考十几分或者几分的记录。
丰盛的晚宴后,大家依然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进行晚自习,他们不能进入已然作为考场的教室,就只好去往学校的实验楼。学校的实验楼建那个学校里海拔稍高点的地方,登高远眺,天边晚霞绯红,落日西沉,倦鸟归巢。这昏黄的黄昏不免让人惆怅起来。明天的以后,他就要离开这座美丽的校园了,那意味着三年的高中生涯便如梦消散。而他和他的同学们所留下的那些光景,那些青春,那些悲欢离合,那些喜怒哀乐,洒落在这个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依稀之间,竟然随处可见。
狡猾的时间总在人们平日里抱怨度日如年的时候匆忙溜走。悄然间,便又是一出曲终人散,天涯各一方的落幕之戏。人生总一遍又一遍的感悟着学会珍惜的道理。但却总是没有哪那一个时刻会因为珍惜而成为永恒,那些记忆总会模糊,走样,随着生命而逝去。也不知在这继续老去的岁月里,一个人还要走过多少长亭古道才会变得沧桑,而往往人在这世上都是直到自己不得不独自告别自己的时候,才蓦然回首,发现阑珊的片段里尽是些惜别的悲凉与苍怆最为珍贵了。
晚上,老师们陪着大家聊天和放松心情。明天是完全属于文科生的,因为考的是英语和文综。他的英语不太好也不太糟。但是说到文综,他心头却有一股说不出的无名业火,高三分班之后,他在被分在最差的一个文科班里。每次模拟考试完查阅试卷之后,他总感到阅卷老师在故意压低他那该死的分数,当然这也与他那一手奇丑无比字密切相关。
他从小就酷爱文史地理,他很自信在有些方面他完全可以胜过老师的。但是在学校里,一个能让老师们如获珍宝而去全心全意去关怀的学生肯定首先必须三门主课成绩拔尖,而一旦老师们把大部分注意力和心血都集中在那些优等生身上之后,其他的学生简直都是陪衬。就像一般人的眼里,绿叶总是为了红花而生的。就像现在的社会里,“非主流”有时候让人嗤之以鼻,有时候让人恶心反感,而总还有些时候让人充满了妒忌。而“非主流”的东西和弱势群体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不到他们真正发挥出来且成为主流的时候,就往往被人们忽视或者假装忽视,久而久之,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便庸俗起来。
他总觉得当年鸦片战争之后强势文明对弱势文明的侵略到现在依然是存在的,只不过坚船历炮、明目张胆的物质掠夺和侵略变成精神文化的冲击和影响罢了。而这一切貌似还顺其自然,没有那个人能改变得了,就像命运那样。毕竟每一个时代有那个时代的选择,就像当年陈胜吴广那样的人到了现在说不定也只能是个杀人犯,充其量能成个黑社会老大吧。而像他这样的人副科再好都是无济于事的。
他想不起高考第一天的夜里都干了些什么,或者都发生了什么,他不记得了。因为那是个很平淡无奇的夜,一切安静和谐得就像那起伏有序的呼吸之声。黑暗里,没有梦境只有休息和等待,等待今天的结束和明天的开始。
高考第二天,天气依然和美,考完英语。他感觉并不怎么好。对于中国人的这一套说不出口的笔试英语早就有人高唱改革,要学好一门语言可是一辈子的事情。午休时,他的一个朋友正大肆炫耀他混水摸鱼的辉煌战绩,英语的选择题他几乎全部复制了一个成绩优秀的女生的。那可是一张九十分的答题卡!后来查成绩时,这小子英语居然真的就考了九十分!
唉!其实关于考试他一直都有自己的看法,考试确实是必要的,可是当今的考试弊端太多,假设有一门考试,参考者对这门考试的知识一无所知。如果他运气足够好的话,要考个及格的分数不是问题。而如果他视力足够好的话,要考个好的分数不是问题。而如果监考很松懈,他可以抄袭其他优秀参考者的话。他考个同样优秀的成绩不是问题,而如果他事先有答案的话,即使考个满分也不足为奇。而如果他考了之后,能改卷子的话,那分数便能任意而定了。而检测一个人是否真的掌握了那些知识,就完完全全凭借着那一张薄薄的纸,以及那漏洞百出的分数来敲定结论,那结果也同样肯定是漏洞百出的。但是所有的家长所有的老师,以及这个世道所关心只是最后的分数而已。
这样的话,考试简直就是为了考试而存在,那些毫无意义的分数主宰了一切的好坏优良取舍。这样使得整个学习的过程其实是毫无意义的,与其说学校是一个让人学知识受教育的地方,不如说学校是个教人怎么去获取较高的考试分数的地方。而这么多年来所学的无非是怎么去考试。这样的情况下,这样的考试制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却比古代的科举考试考八股文还要荒唐可笑。所以嘛,古代中国有那些考到七老八十的秀才举人进士,就像范进。而现在的社会又有复读了一年又一年的高四高五高六高七的“现代版范进”……当然,他也见了很多那些很会考试捞分的人。羡慕之余,他只恨自己不能深谙此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