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里可是斯儿对老夫的关切?”
李晋仁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儿子很长脸,毫不含糊给送来三千石粟米,无疑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额,您看过就知道了。”
老刘摸摸头,并不肯多言。
“好,那老夫就看看。”
李晋仁接过信,拆开认真阅读起来。
令他酸涩的是,李斯信中只是在开篇关心辛氏近况,询问母亲在岚县是否能够吃好,睡好,身体如何、
后半段便开始嘱咐正事,详细介绍石磨用法,以及车队带来的各种物资和工匠数量。
到最后表示希望收到辛氏的回信,并且让老刘给辛氏带了一件狐绒披风,这披风是某位行商特意收购进献的,李斯摸上去很厚实,外表还华丽,冬天御寒效果颇佳,便果断决定送给母亲尽孝。
嗯,怎么说呢,这篇信件除了没有提到自己,别的一点问题没有。
李晋仁抿着嘴,感觉很气,偏偏又无话可说。
“那个逆子还给带来了煤炭?”
李晋仁板着脸看向老刘。
“没错,少爷希望您能在岚县推广火炕和无烟煤,助岚县百姓度过寒冬。”
老刘赶忙回道,心中颇有些不解,怎么刚才还好好地,看完信还生气了。
“那石磨可由交代?”
李晋仁继续问道。
“少爷说,石磨前期可多建造几个,免费放在岚县各处供百姓使用,同时在县内展开官府卖粮食的店铺,把磨好的小麦面粉,成品和粟米一起卖,引导百姓尝试自己做面饼等食物。
对于以工代赈招募的百姓,给他们提供面饼做主食,让他们反过来影响家人,则此事可成。”
老刘不敢耽搁,回忆着李斯的交代,将涉及到的建议都说了出来。
“这面粉做出来的食物真的那么好吃?”
张绍杰忍不住问道,“百姓颇为保守,我担心他们不肯接受啊。”
李晋仁闻言点头,这句话正是他想说的。百姓吃粟米都吃了多少年,早就习惯了那种味道,现在官府贸然提倡更换主食,百姓能买账吗?
“不会的,小麦面粉做出的面饼松软有嚼劲,味道远超粟米蒸出来的蒸饼,这一点我老刘可以作证。”
老刘很有自信的模样,“您还不知道呢,自打少爷推出面粉和诸多面食在罗华商铺售卖,短短三天不到,罗华县百姓纷纷喜欢上了面食,每日拿着小麦去工坊磨面粉的百姓络绎不绝,岚县百姓自然也一样。”
“哦,对,少爷还给带了一袋面粉,晚上您尝尝就知道了。”
老刘想起什么一般补充道。
“哼,老夫在京城什么美食不曾享用过,区区面粉又能如何?”
李晋仁冷哼一声,心中还是有气,“希望这小麦粉莫要太难吃,能让百姓接受,本官就谢天谢地了。”
老刘和张绍杰对视一眼,只觉有些莫名其妙,谁能想到自家老爷只是吃醋于儿子李斯没有关心他呢?
夜晚,辛氏拿到儿子寄来的狐绒大衣后感动的无以复加,不仅给儿子写了数封信,还命老刘下次去罗华县给李斯带上她亲手做的几坛酱菜和一件亲手缝制的长袍。
不止如此,当她听说李斯要推广小麦面粉后,更是直接要求后厨从今往后全府上下都得吃面食,以此来表达对儿子的支持。
李晋仁暗自叫苦,他虽然现在还不知道面食做出来味道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哪怕味道再难吃,爱子心切的辛氏都会带着全府一直吃,而什么时候能终止,就要看辛氏这份母爱何时能消退些了。
不多时,后厨按照老刘教给的做法,将肉饼和馒头和面条等面食端上餐桌,一股扑鼻香味冲入众人面前。
“这....”
李晋仁面色惊疑不定的看着桌子上的美食,不得不说,光看卖相和味道,这面食就已经胜出蒸饼了啊!
“来,大家都尝尝我儿研究出来的面食。”
辛氏闻着这个味道,心中骄傲更甚。
“好香啊。”
张绍杰很没出息的嗅着,发出赞叹。
“老爷,你先吃肉饼,这个好吃。夫人,您尝尝面条,可能更和您的口味。”
作为过来人的老刘很从容的给出建议。
辛氏从善如流,端起一碗肉酱面放入嘴中,刚吃几口就夸赞起来。
按耐不住的李晋仁默默拿起一块肉饼吃起来,饱满肉酱和面饼醇厚的口感让他根本停不下来。
好吧,他从没想到小麦做成面粉能如此好吃。
若是这样的食物都不能让岚县百姓喜欢,那就活该他们滚去吃树根草皮。
他暗自发狠想着。
可无论是哪一种做法,面食特有的劲道和绵密都让一众人吃的连连叫好,厨子防止翻车做好的蒸饼放在最边缘,压根就没人肯碰一下。
只能说人都是喜新厌旧的,有了新欢面食,蒸饼就被打入冷宫。
竖日一早。
岚县百姓便接到一则公文和通告,从今天开始,官府要招人做徭役,修缮城墙和开垦荒田,每人有20文工钱还管两顿饭。
与此同时,城内开张一家粮铺,里面卖粟米和面粉,面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