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十月》来电(求追读求收藏)(1 / 2)1979:开局林黛玉赠我青丝首页

就在此时,《十月》杂志社的主编张受仁突然走进了办公室,看到众人聚在一起,有些疑惑地问道:“干嘛呢?你们在讨论什么,那么热闹?”

“仁哥,小颖捡到宝了,遇到了一片神作。”

“神作?”对于这个评价,张受仁很是意外,“难道小颖遇到了一部堪比《伤痕》的小说吗?”

“不是堪比,而是比《伤痕》好多了,虽然是不同类型。”

“没错,《伤痕》里只有伤痕,刺痛人心,可这篇《那山那人那狗》处处充满生气,处处充满温情,超级治愈人心。”

这两个评价就更高了。张受仁来了兴趣:“作品在哪,给我看看。”

足足半个小时过去,张受仁才看完这篇小说。

“如何?仁哥。”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

徐颖则是有些紧张又期待地看着张受仁。

“好,很好!看了这篇小说,桂南之美,尽在眼底。东方情调和内涵尽显。这篇小说并不过分煽情,也不过分渲染,它只是淡淡地讲述这个‘情’字。可最能打动人心的,也是这个平凡质朴的‘情’字。

五婆再艰苦,也不忍责怪孙子一句,守着门板等信度余生。走出之人不愿回家,将大山像累赘一样狠狠地甩在了身后,可山里人为什么住在山里,那些离去之人是否会在某些时刻,想起那篇盎然的绿色与美好自由的安全感呢。或者更多的,是像乡邮员的妻子一样,为了爱离开,然后将故土埋在心底,用尽一生去思念回味。

每个儿子都想抱抱自己的父亲,每个父亲也都想每日每夜都陪伴自己的妻儿。

父子之间生疏颇多,可在那条绿色之路前行,儿子知道了河水的冰冷刺骨,也明了那些各有苦衷的等信人,同样看到了热情好客的村民,他渐渐理解了父亲,心中对父亲的不满也渐渐消散,转而化作敬佩和心疼。父亲也知道了那些他不在的日子,妻儿是如何等待牵挂,又是如何彼此守望着扛起家。

父子俩差异犹在,可两颗心却在慢慢靠近,慢慢和解,慢慢包容,找回了那份弥久留深的爱。思将来,方为少年人,儿子高考落榜,父亲并未责怪,只是在晨光中领着他,脚踏实地地走出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价值,父母所求,不过如此。

这篇小说写得太好了,情感真挚,无论文笔还是剧情,确实称得上一篇神作。”主编张受仁最后总结。

话音刚落,办公室里的人都对张受仁竖起了拇指。

“还是仁哥有文化,总结得真好。”

“不然仁哥怎么是主编呢。”

有人拍起了彩虹屁。

“所以仁哥,这篇小说能够刊发吗?”有人问。

“你这不是废话吗?这样的小说如果还不刊发,那咱们还刊发什么?我看啊,咱们不仅要刊发,还要把这篇小说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有人吐槽。

“问题怎么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又有人不解。

“笨,封面啊。每期杂志不是都会精选几篇文章放在封面上吗?”

“有道理。”

......

看着下属们你一言我一句的讨论,张受仁笑笑,看向徐颖:“小颖,这篇小说是你发现的是吧?”

“是的,仁哥。”徐颖点头。

“那小颖,这篇小说就由你来跟进,尽快给叶秋回信,告诉他过稿信息,并谈拢后续事宜,争取赶上下一期《十月》的刊发。”张受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