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的骑兵一直以来,都是大宣最头疼的问题。
特别是匈奴骑兵屡次骚扰边境,捋掠人口钱财,每次劫掠一番,就火速撤退,即便大宣派兵追赶,可一到塞外,在偌大的草原上,就跟泥牛入海一样,无从寻找。
不仅如此,面对匈奴骑兵的攻势,大宣只能被动防守。
哪怕双方交战。
大宣这边的骑兵,也无法抵挡匈奴骑兵。
常常一触即溃,苦不堪言。
要是能够装备燧发枪,就能隔空匈奴骑兵造成伤害。
很大程度,限制匈奴骑兵的进攻。
想到这,女帝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但还是有些顾虑,道:“你把燧发枪说的这么邪乎,他真能限制匈奴骑兵?”
“刚才臣示范燧发枪的威力,陛下也是亲眼目睹,若是给我军将士配备此物,不仅能大大提升我军将士的士气,还能限制匈奴骑兵。”
为了能让女帝彻底相信,凌远深吸一口气,继续道:“七步之外,燧发枪快!”
“那七步之内呢?”女帝问。
“又快又准!”
凌远的回答,让女帝大为满意,道:“这燧发枪,你手上有多少?”
“仅此一支,特意献给陛下!”
凌远留了个心眼,没有实话实说,他之所以要展示燧发枪的威力,不外乎三个目的。
让女帝知道,燧发枪的威力,若是大量装备给军队,就能扭转局势。
向女帝提出要求,让工部建造船只,送基弗斯回故乡,促成以后海上贸易往来,一旦稳定,再派遣聪明的童生,前往海洋彼端学习工业技术。
也是最重要的,借燧发枪一事,告知女帝,大宣想要变强,就得变法,还需要整顿朝纲,清除像秦宁之流的佞臣。
“真的只有一支?”女帝明显不信凌远的说辞,目光紧盯着他。
“千真万确。”
凌远脸不红气不喘的回答道。
“朕姑且信你。”凌远镇定自若的模样,打消了女帝的怀疑,她稍微停顿片刻,道:“说说你的其他想法吧。”
女帝可不会轻易相信,凌远的意图,只是单纯向自己献上燧发枪那么简单。
“肯定陛下命工部建造船只,送基弗斯回国,只有他回到故乡,才能运送大量的燧发枪来到大宣。”凌远拱手说道。
“可他要是回去不来了呢?”女帝说出了顾虑。
“陛下大可放心,臣此前,已经做好了部署,保准他回去之后,定会归来。”凌远一脸笃定的说道。
见凌远充满自信,女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没有追问其中细节。
“看来你是真心想要大宣变强,不过,你的想法虽好,但朝中多方势力,你又如何解决?”
女帝深知装备燧发枪给军队,还不足以让大宣变强。
想要变强,就得先安定朝廷。
朝廷里有诸多大臣,私底下跟匈奴暗通款曲,大宣朝廷有什么风吹草动,匈奴那边很快就会知晓。
这些内忧一日不解决,大宣就不会真的变强。
“陛下,这也正是臣想要说的,臣打算变法,借变法整顿朝纲,肃清奸佞!”凌远认真道。
“凭你一个六品主事?想要肃清奸佞?”
女帝觉得凌远的想法有些可笑,甚至是异想天开,除此之外,她还有些好奇,先前她主动拉拢,凌远推三阻四,如今却主动要求变法,肃清奸佞。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凌远有如此大转变?
“凭臣一人,自然不行,但是,如若有陛下鼎力支持,以及其他志同道合的同僚相助,臣愿意一试!”凌远一脸认真说道。
闻听此言,女帝眼眸中闪过一道精芒,说道:“看来你私底下倒也没闲着,不过,朕倒是好奇,之前你百般推辞,为何现在却主动请缨?”
凌远没有向女帝解释其中缘由,而是说了一句:“此一时彼一时。”
“既然你愿意为朝廷出力,朕就助你一臂之力,不过,朕丑话说在前头,朕只会在暗处帮你,不会在明面支持你,你要是斗不过,最后失败收场,朕也不会对你法外开恩。”
女帝沉着脸说道。
她是一国之君,与臣子之间,只能是君臣关系,不会在明面上偏向任何一方,因为会造成朝局势力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