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八里镇与新安镇离得不远,可小丽也并不是经常来这边,那时的人们几乎都有一种莫名的默契,那就是能在自己地头上办的事就不会去找别人,能在自己村里买到的东西就不会把钱花到别的地方。
小丽坐在摩托车的后面,轻轻将手搭在陈冬泉的腰上,伸进陈冬泉的口袋里,又尽量把脸贴在陈冬泉的背上,这个宽大的身板便为自己阻挡了大部分的风雪。小丽已不知是有多久都不曾有过这种感觉了,这种有所依靠的踏实与安稳。
新安镇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明朝的时候正式建城设镇,乃是出BJ后西北最大的城镇,亦是扼守察蒙连通BJ的重要咽喉,解放战争时期新安镇作为平津战役的重大转折点同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小丽看着新安镇高大威严的牌坊竟有一种敬畏的感觉,左右对联上写得什么她看不太懂,但是正中匾额上“政通人和”这四个大字她还是认识的。小丽看着新安镇繁华的街道,各种商铺也是应有尽有,来往的行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真是个美好的地方啊。小丽看着欣欣向荣的新安镇,她的心里竟又升起一种莫名的骄傲与自豪,这就是归属感吧,她在潜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当成了这里的一份子。
陈冬泉的摩托车渐渐挺稳在一个大门前,小丽也慢慢下了车,这一路上小丽都有一种说不完的期待,可现在真的到了门口她却真的有几分犹豫了,不过这算是犹豫吗,应该还是羞涩和一丁点对未知未来的恐惧吧。陈冬泉看出了小丽的羞涩,随即轻轻抓住了小丽的手,小丽先是一惊,可转而就轻松了下来,
“走吧。”陈冬泉说着就拉起小丽走了进去。
现在看来陈冬泉还是有几分的细腻与柔情的,这种耐心而温柔的浪漫虽然不是那个年代所独有,却在那个年代显得尤其的冰清玉洁又尤其的令人感动,更何况这段感情的主人公是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和一个受尽苦楚的女人呢。然而也就是这种细腻与温柔才真正打动了小丽的心,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缘分吧。
屋子里的人见陈冬青领着小丽进了院子也赶忙迎了出来,先出来的女人是陈冬梅——陈冬泉的姐姐。陈冬梅见小丽进来赶忙殷勤地问道,
“是小丽吧,倒真是个美人啊,瞧瞧这俊模样。”
“赶快先进屋吧,外面多冷啊。”
循着声音看去便见陈冬梅身后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这便是陈冬泉的母亲刘翠凤了,刘翠凤身后还有一个满面慈祥的瘦老头,这便是陈冬泉的父亲陈希贵了。小丽随着陈冬泉进了屋,刘翠凤赶忙拿起一旁的小掸子给小丽扫去身上的积雪,又十分贴心地说道,
“冷吧,早知道今天下雪就过几天再喊你过来吃饭了,你看看这。”
“没事阿姨,没多远,也不太冷。”小丽略带羞涩的说道。
“牛连帅什么时候下班啊。”刘翠凤转头问陈冬梅到。
“哎呀,应该快了吧,一般都是十二点下班嘛,应该快了吧,要不我们先炒菜吧。”陈冬梅边看着墙上的挂表边说道。
“行,东泉你先陪小丽坐一会,我和你姐去做饭,你姐夫估计也快来了。”
“阿姨我也来帮忙吧。”小丽起身说道。
“不用,你今天第一次来,哪能就让你做饭啊,你先和东泉坐一会,我们一会就好。”
这确实是一副温馨而惬意的场景啊,尤其是对小丽这样长期承受来自身体和心理强大压力的人来说,这简直就像是掉进蜜罐子里一样受宠若惊。正在这时,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汽车停稳熄火的声音,紧接着便有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走了进来,这个男人也有四十几岁的年纪,也不知道是吃了什么好东西养出这般肥头大耳的、肚滚腰圆的模样,那个大肚子里少说也得怀着一个八九个月的孩子吧。
牛连帅进了屋,边脱外套边同屋里的几人打着招呼,
“是小丽吧,我叫牛连帅,是冬泉的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