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学术讨论(1 / 2)大汉:我是皇太后首页

马荀两人都答应下来,寇釐大喜,让夫人给两人安排,贾氏见丈夫这么在意两个学子,安排的时候还打探了一番,看看有没有成家,结果很不幸,两人都已经成家。

贾氏非常遗憾,不过这也正常,她仔细安排好两人的住宿,而与此同时,寇釐觉得自己的儿子去四小侯学被人坑害,还不如会同妹妹一起读书,而寇安、寇标兄弟也觉得讨论《九章算术》,研究格物学这条路更有意义,谁让他们也不擅长寻章摘句呢!

所以次日一早,七个人又一次聚在了一起,按照寇釐的要求,每天马荀轮流给寇淑和兄弟几人讲一個时辰的经史,然后再研究格物学。

汉代的教育非常注意讨论,各抒己见,马荀两人经史水平都比较高,但毕竟年青,学术思想相对也比较开放,对各种思想也都能听进去,并不是一句话还没说完,就直接否定。

七人之中水平最低的寇勋提了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他们也都耐心解答,这也让寇淑觉得这一次老爹挑选的人相当不错。

所以轮到她交谈的时候,寇淑说她通过格物的理解,认为要研究好格物,必须要做好归纳和演绎,她从一个个题目中得到勾股定理就是归纳,而演绎就是从已有的设定和定理出发得出新的结论,这个过程必须符合逻辑,无可挑剔。

除此之外,她就发现还有一种推理,那就是类比,既不是归纳,也不是演绎,这种推理的过程可能对,也可能不对,最典型的就是读书的目的格物致知修身治国平天下,一个接着一个。

她阅读《史记》和听各种前朝故事的时候,就有一些疑问,能够治国平天下的人,也不见得齐家很好,比如秦始皇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统一天下,修长城,却匈奴,做了很多大事,治国平天下搞得不错。

但他却是一个暴君,肯定不是圣德之人,他也不孝,虽然他不孝顺太后情有可原,但他一死,他的子女互相残杀,自己灭了自己一族,这肯定也算不上做到了修身齐家。

又比如王莽,他年青的时候,无数人都说他孝悌节俭、公正不私、勤政节约、礼贤下士,看起来品德很好,但他却是窃国大盗,篡了大汉江山。

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我们不可能钻到人的脑子里面,也不知道那些拥有美好道德的人是真心,还是伪装,但又如何避免这样的伪君子登上前台呢?

(举例子的时候,寇淑压根没举大汉的老祖宗刘三、汉武帝还有霍光这一类特征分明的人,他们个个都会治国平天下,但他们修了鬼身?又齐了鬼家?他虽然不说,但他相信荀淑和马续是知道的。)

所以寇淑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不能用简单由己推彼,这些很可能属于不同的范畴,都有各自的道,不是修身这一件事能决定的,需要把它们分开看,不能把修身的作用无限放大。

寇淑得出的结论就是人确实应该拥有很好的道德修养,也应该不断修身向着圣人靠近,但那些看起来拥有良好品德的人很可能是伪君子,而道德好的人未必有能力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有所区分。

而对国家而言,应该根据治国平天下的不同要求选拔人才,而不能仅仅是举孝廉,可以开很多科目:擅长打仗的可以去做将军校尉,擅长理财的比如去做少府大司农,擅长治水的去做都水使者,让这些人各司其职。

对这些人的考核也应该按照他们的工作成绩,而不是他们的品德,但如果一个人没有很好的品德又容易做坏事,很多奸臣也都是有才干的人,所以最好这些人都是有品德的人,但又要把混进来的伪君子给赶走……

说到这里,寇淑询问大汉每年举多少孝廉,正在认真倾听的马续是官宦子弟,比较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