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要从三百五十年前的那次大地震说起。
那一年是1668年,清朝康熙七年。
那年的7月25日,农历六月十七日戌时,随着一阵剧烈的地动山摇,山东省沂州府境内发生了中国有记录以来、破坏力最为强烈的特大地震,因极震区位于沂州府的辖县郯城县境内,所以史上又称为“郯城大地震”。
史书这样写道:地震发生时,处于震中的郯城、兰山、莒州等沂州府周边地区,大地剧烈晃动,山崩地裂、涌水喷沙,城垣官舍、庙宇公廨、百姓屋宇,倾塌殆尽,百里无存屋,尸横遍野,满目疮痍。
地震波及鲁、苏、浙、皖、赣等十几个省、四百多个州县(当时清政府有1500个州县)。造成约5万余人死亡,伤者无数,极震区许多村庄人畜几近灭绝。
地震后,灾区疫病流行,百姓流亡相继、田地抛荒。兰山、郯城一带,大片田地无人耕种打理,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为了恢复震区的经济民生,清朝官府实施了大规模的移民举措,从山西人口密集的州县迁移民众到震区安家落户,也鼓励沂州府本地灾情较轻的县乡百姓移居震区。
当时的满清皇帝康熙,是中国著名的皇帝之一,作为清朝“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当时只有十五岁,虽然已登基七年,实际上亲政仅有一年。说是亲政,也是有名无实,他羽翼未丰,朝政大权全部掌握在辅政大臣鳌拜手里。鳌拜专横跋扈、欺君罔上,谋逆之心日渐明显。而朝廷之外,造成后来“三藩之乱”的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在南疆拥兵自重,与朝廷貌合神离、蠢蠢欲动。因此,满清朝野貌似太平无事的表象之下,实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严峻形势令少年天子康熙坐卧难安。
在家国割离的皇权时代,国是皇帝的,家才是百姓的,种地的老百姓心中没有“国”的概念,更不会有什么家国情怀。在当时老百姓的眼里,谁做皇帝跟老百姓没有多大关系,大明朝老朱家的皇帝也是经常换,可是老百姓该干嘛还干嘛。
不过,满清的皇帝却和老百姓扯上了关系,让安分守己的汉人又怕又恨,原因是清军入关后为显示他们对江山社稷的统治,实施“留发不留头”的暴政,让底层普通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来自朝廷的蛮横。
老百姓不明白,你当你的皇帝,让我们交赋税我们交就是了,干嘛跟着我们的头发过不去?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样的传统观念在汉人心中根深蒂固,怎能一剃了之,于是各地爆发了“宁为束发鬼,不做剃头人!”的抵抗斗争,由此引发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众多屠城惨案。尽管到康熙时已经剃发易服二十多年,汉族百姓与满清朝廷的仇隙并未完全消除。
康熙亲政后,一直酝酿在百姓中的树立仁德明君形象,此时面对波及范围超过四分之一国土的大地震,他当然要好好利用。在收到山东巡抚刘芳躅上报的地震灾情后。康熙立即颁布圣谕,吩咐户部尽快赈灾,发赈灾款银22万余两。并规定:地震移民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仍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
有朝廷政策的推动,也有老百姓自发的行动,被地震严重破坏的沂州府兰山县、郯城县等地的废墟上,新的村舍慢慢建立起来。
沂州府费县元固村的村民林基,也加入到这次震后移民的行列。
元固村距离沂州府只有百里之遥,属于郯城大地震的次级震区,受灾程度略轻,但也有半数房屋毁坏,人畜伤亡十之一二。
地震时,林基一家人正在院子的梧桐树下乘凉,幸运的避过了一场生命灾难。只是他家的房子损坏严重,已经无法继续居住。
在得知官府鼓励移民的政策后,林基便动了心思。
原来,元固村人多地少,与周边村庄离得也近,已经没有多少可耕种的地块。父母过世后,林基一直有搬迁的想法,因为没有合意的地方,便迟迟未动。
这次地震让林基下了搬家的决心。他站在塌了一半的房屋前,对妻子说:“咱搬家吧,这房子、院子已经没法住了,在这里重建,不如趁着官府允许,咱干脆找个地多的地方,重新建个新家。”
他把搬迁的想法告诉族长,族长也表示支持。“迁吧,趁这个机会,找个宽阔的地方,给子孙后代多留下几亩地!”
“这次大地震,把兰山好多村庄都毁了!有的村子就没剩下几个人。不过,我不打算在那些村庄的废墟上建新家。前两天我去兰山救灾的时候,看好一个地方,在沂州府城东,过去沂河大约二十里地,有一条叫汤河的小河流,汤河有一处河滩,土地平整肥沃,方圆十几里没有村庄,那个地方属于郑旺集,再向东三四十里路就到沭河,我骑着毛驴转了一大圈,地面广阔,一马平川,水土丰厚,那可真是个风水宝地。我准备把家安到那里!”
族长点点头,“既然是个好地方,你干脆再约乎几家本族近支,我知道的就有好几家想搬迁的,你们一起,到了新地方也好有个照应!”
于是,族长召集族人把搬迁的打算说了一遍,村里有八家林基的近支,他们的房屋都需要重建,愿意和林基一起搬迁。论起辈分,八家里边有七家和林基是叔伯兄弟,他们是一个爷爷的。只有一家远一点,他们的爷爷是亲兄弟俩,同样没出五服。这样论起来,一起搬迁的是九大家子四个分支,男女老幼合起来四十多口。
乐土重迁!搬迁对老百姓是件大事,事情定下来后,林基便开始着手准备搬迁事宜。
他来到兰山县衙,向官府报备。当时,来自山西等地的移民还没到来,兰山辖区面临治下无民的困境。户房的典吏正为地震导致田地抛荒、税赋节年拖欠、供应告匮等而犯愁,见有人主动来震区安家、垦荒耕田,自然高兴,对林基的要求一概应允。
林基满心欢喜,急匆匆返回元固村,与族人商议搬家前的具体事项。不久以后,他带领准备一起搬迁的二十多个青壮年劳力携带工具、牵着牲口来到事先看好的地方,在汤河那片广袤的滩头开始大兴土木,打地基、盖房子、修院子,紧锣密鼓大干起来。
人手不够,他们又回元固村召集族人前来帮忙,两个月后,一片荒芜的河滩上建起了八处房院。随后,挑了个良辰吉日,林基和另外八个家庭便拖儿带女、拖家带口,举家搬迁到这片新建的家园,从此在这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该着林基他们好运,搬迁之后,正赶上康熙皇帝革除弊政、整治朝纲、宏图大展之际,抓了鳌拜、平了三藩,江山一统、万废待兴,“禁止圈地、废止投充”,“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一系列仁政措施开始实施。鼓励百姓垦荒农耕、减免税赋徭役,特别是沂州府这样的地震重灾区,另外给予赈济救助,林基他们几家因此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林基带领族人乘风借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耕种无主撂荒的田地,又在河滩开荒拓土。经年累月的勤恳耕耘,一亩地、二亩地、三亩地……,房前屋后原本茅草芦苇丛生的荒滩慢慢变成了连片的肥沃良田,长出了茂盛的庄稼。
十几年过去了、几十年过去了,林基们老了,儿女大了,儿子老了、孙辈便成人了……,随着岁月的更迭,人丁兴旺的林氏家族人口渐多,家业日盛,从八个家庭变成十几个、几十个家庭,他们各分支派,各成家庭,逐步发展成一个大家族。河边的房屋也从八九处房院变成连片的村舍,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村落。因为村里的村民除了外娶的媳妇,全是林氏一族的人,官府备案建制后,取名为林家湾。
与周边村庄相比,林家湾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村子:整个村庄相当于一个大集体、大家庭,村里的土地实行公田制,归整个家族所有,各家各户的子弟成年后,成婚分家单独过日子,分家但不分田地,全部田地由全体村民统一耕种打理,春种秋收,浇水施肥,捉虫除草,村民一起出工劳动,一起收工回家。
村民按出工多少记工,庄稼收成以后,以累计的工分多少分配粮食,既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也有对老弱病残孕幼的照顾供养,一派和谐幸福的生活图景。
林家湾的田地每年都在增加,每到冬季农闲季节,他们便烧荒开垦荒地,把荒野草地的秸秆焚烧,然后翻耕,把草木灰埋入地下,经过这样的培育,荒地便成为良田。一年一年不停的连年劳动,辛勤开垦河滩荒地,为后人积累了足量的田地,为林家湾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年轻力壮的村民私下里嘀咕:我们伙着种地,总是有人出力少,有人还不出力,最后还和我们同样分配,不公平啊!